酒海無涯 , 蒙瓶測試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遊戲 , 它的好玩之處在於挑戰自己的對葡萄酒的認識及了解 , 從酒的風格 , 年份 , 成熟度 , 元素強弱 , 表達方法去推搞它的出處 , 可謂大海撈針 , 是極難的一件事。 每次都要習中精神及專注力去玩這遊戲 。 最初玩一定估錯 , 但從每次錯誤中學習 , 再而增加葡萄酒的了解 , 這亦是提昇自己品酒功力最佳辦法之一。 蒙瓶測試應當是一項自我修練 , 就算連 Robert Parker 等這些級數的大師都會估錯 , 估中並不代表什麼 , 仲錯亦沒有什麼大不了 , 不必太過認真 , 只當是一項十分好玩的遊戲就可以。
蒙瓶品試亦免去了品牌效應 , 真的可從酒的品質表現方面去評定優劣高低 ,其實我自己飲怎麼酒都當是蒙瓶咁飲 , 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 這可能是我進步得快其中一個原因。
在佳節辛勞之餘AM 亦偷空安排了這個好玩酒聚 , 相約幾位道行高深的長老會成員在光明頂來個”假日閒情午間品試” , 大家晚間可繼續下場。
我們的玩法是每人帶一支酒作蒙瓶測試 , 大家事前將葡萄酒處理好 , 一同分享之餘 , 亦讓大家腦筋急轉彎 , 增加樂趣。
所有酒在 1230 – 1300 hrs 開瓶 , 有些落 decanter , 有些原瓶透氣 , 所有處理由酒主辟室進行 , 而光明頂最好的地方是地方大 , 夠靜 , 架生齊全。

第一支酒在 Decanter 內透氣一小時落杯 , 濃密而深沉的酒色少許啡邊 , 香氣帶黑梅 , 淡淡甘草 , Mint 。 從酒色的暗啞及啡色邊提示這是一支熟酒。 香氣是柔和而成熟 , 我相信這酒在初開瓶時應有皮革、茹類、Gamey 等釀藏類香氣 , 現在的梅子及其他的只是她的第二層果香。
在這裏要一提在蒙瓶測試中 , 大家不要太專注在香氣方面表現 , 因不同大小杯形、酒温會對香氣做成不同程度的影嚮 , 香氣只可作一個參考 , 反而留意酒體內容的訊息 , 會更容易掌握関鍵所在。
這酒入口酒體温柔成熟 , 所有元素果味、單寧、果酸、木桶 ……溶和互扣難分彼此 , 內容細緻而具規模 , 單寧及果酸只能在餘韻中稍微顯露 , 亦夾雜少許蘋果的餘香。 我第一個印象立即令我聯想起是法國 Bordeaux 左岸區的出產 , 因為只有這地區才有如此均衡 , 規模 , 平衡及結構變化。
再細心品嚐覺得她有點像 Burgundy 的細緻温柔 , 但酒色密度不像 Burgundy 的清透及欠缺 Burgundy 的果酸 Backbone ; 而這酒令人有種 ”甜美” 的感覺 , 表示這是葡萄非常成熟的好年份 , 但從酒體的成熟度來說己算是中成熟期 。 而在餘韻方面 Sweet單寧比例比果的鮮甜味多 , 屬上品級數 , 餘韻的果甜美告訴這應有 Merlot , 而單寧結構 Format 則是 Cabernet Sauvignon 風格。 這兩種葡萄更令我肯定她是一支左岸 Bordeaux。
我與另一酒友開始進行第一輪猜估 , 大家說是 60 年代產品 , 而 61 會較 Powerful , 這酒的規模元素比例不像 61 這偉大年份的宏偉 。我直覺上估會是 64 , 66 。 但酒主說不對 , 如此線索就要將範圍縮窄到 70 年代。
再試多一杯 , 這次比較多花香及展露了較柔的一面 , 但平衡性及結構 , 酒味曲線如此平順優美 , 如行雲流水的緊密的連性 , 而內涵有點文藝古樸氣息 , 就像一位極有女人味充滿愛心的中年美婦一樣。
歸納上面總總 , 能有如比這表現的 71 , 76 , 78, 79機會是中等 , 以酒的果甜成熟度來說70 , 75 機會較大 , 同酒友各押 70 , 75 , Pauillac , 我還推多一層押 Pichon Longueville 。
酒主說年份是 75 是對但產區則不是 Pauillac。 這範圍又細了很多 , 憑花香及甜美感覺我第一反應猜是 Margaux 。 估中真的是 Margaux 區 。 這一吓突破真不得了 , 自己有限的經驗中在 Margaux 區能有如此 “母愛” 表現的就只有 “蒙羅麗紗的微笑” Chateau Palmer 1975。
Bingo 開估真的是 Palmer 接着是一輪歡呼喝釆聲。
對比之前飲過的 1970 , 此 1975 竟是如此自然大方 ,柔和成熟 , 從容風韻 …………

第二支酒主不作換瓶 , 只作原瓶透氣 , 開瓶 3 小時才落杯。一睇紅寶石的通透酒色帶磚黃邊 , 再加上肉味 , 煙燻及 Farm Yard 氣息 , 九成九是一支 Burgundy。再留意到瓶口的白色錫片 , 就知道這必定是支 Leroy。
須知道是 Leroy 但要你估年份及產區, 是 Village Wine, 1er Cru, Grand Cru 真係極難 , 所以 Burgundy Blind Tasting 比 Bordeaux 難估十倍以上。
初嚐入口酒味柔順 , 依然感覺到少許酒精感 , 只好在 Burgundy 杯中讓她抖抖氣。一支 Burgundy 原瓶透氣三小時仍有如此力度 , 但他無疑是一支熟酒 , 可想而知他年青時是何等力勁 , 這吓真是夠挑戰性。
透氣後他的果味開始散發 , 車尼子 , 士多啤梨 ; 入口感覺他充滿複雜內涵 , 平和的酸度帶點粗線條的單寧 , 收結餘韻有點葡萄皮的單寧。 我感到他的力度但暫時分不開究竟這酒屬”陽性”定”陰性” ? 我初步推測他是一支 Gevrey Chambertin 的出產。但答案並非 Gevrey Chambertin。
無計 , 再 Refill 從新再來 , 再從整所有蛛絲馬跡再猜估。這酒在開瓶四小時越見成熟 , 我感到是不同成熟度的士多啤梨 , 花香 , 爽身粉 ……… 酒展示了女性陰柔的一面 , 原來不是”他” 而是”她” , 這時她告訴我她內心充滿難解心事 ………. 我心裏覺得她是支 Vosne Romanee , 但她好像多了點霸氣缺少了一份嬌羞 , 温柔 ; 而之前的酒精力度及在餘韻的單寧令我覺得她有如 “貝隆夫人” 般的硬朗 , 於是猜估是一支 Vougeot ………. 結果又一次落空。
大家無計可施只好棄械投降 , 開估竟然是支白頭 Leroy Vosne Romanee 1er Cru 1976 , 而個 Label 仲係新嘅一樣添 , 問你死未? 大家又一片嘩然 , 還好果然是支 Vosne Romanee 區 , 不中亦不會相差太遠。

第三支酒最過癮 , 支酒在 1230 hrs 在酒主家中換瓶 , 然後酒主帶住個 decanter 長途飛的士來到我光明頂。
落杯時己是 1600 hrs , 一落杯酒色有如 Burgundy 般通透淺色帶橙紅的色邊 , 又是一支熟酒。香氣散發熟果的甜美氣息 , 淡淡的玫瑰露酒 , 煙草 ; 入口果味甜美 , 酒體濃密而細緻 , 元素混合得難解難分 , 中段展露一些木桶風格 ; 這應是一支混合多種葡萄釀製的酒 , 因主力葡萄個性並不明顯 , 而他甜美的果味相信是 Grenache 葡萄較多的一支酒 , 我嚐了幾口就隨口噏說這是支 Rhone 的 Chateau du Pape, 可能是 Beaucastel 或 Clos des Pagau ………其中之一。酒主呆了一呆又回復平靜。
再試第二杯 , 其他酒友說這酒又像 Bordeaux 又似 Burgundy ………真是帶一眾酒友遊花園 , 這酒的表現曾一度令我有點迷惑。但呷幾口後 , 這酒的輪廓越來越明顯 , 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和諧平衡結構 , 收結餘韻是一種 Clean 的 Flavour 。我下意識地說了一句這支酒是 “見山不是山 , 見水不是水” 的境界。
到猜迷時間 , 四位酒友選 Northern Rhone 而我是唯一選 Southern Rhone 而且仲指定支是1983 Chateau de Beaucastel Chateauneuf de Pape ………
結果我是真是 100% 全中 , 真係開心到彈起 !!!! 眾人目定口呆 , 酒主邊飲邊驚因保密功夫咁好無理由俾我一估就中 , 亦估不到我功力能達到這水平。 這只是撞彩而巳 , 他們較忙亦少上我 Blog 不知我上星期剛飲過這支酒 , 這支“見山不是山 , 見水不是水” 的風格令我印象太深 , 所以第一輪就可以認出。
最後一支是我自己的鎮宅珍藏 , 大家一睇樽形及是一支甜酒就根本唔使問呀貴是支德國甜酒。德國甜酒大家不太熟 , 所以無謂估什麼莊 , 什麼地區 , 只估年份就夠 。 酒友們也真夠厲害 , 他們飲過 1928 及 197x 年的德國甜酒 , 而憑着甜酸度、酒體、成熟度猜到這酒是 50 年代產物 , 這種分晰力及判斷力真令我五體投地。真希望十年八年後有他們的功力。
Hermannshof Rheinhessen Riesling Beerenauslese 1953
講返支酒 , 一落杯酒色金黄明媚尤如琥珀 , 香味並非一般 Sauterne 那種杏甫 , 蜜棧 , 而是茉莉花茶的幽香 , 芳香而不濃烈 , 清甜而不聚喉 , 優雅而不俗艷 ………. 她的柔潤就如情人的摧抱一樣 , 温暖而發自內心的一種甜蜜 , 是實體昇華上意識形態的美 。
作為今次蒙瓶品試的壓軸 , 希望酒友們留着一個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