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rgogne Passe tout Grains 2004 仲田晃司(Cote de Nuits)
新世代布根地酒商 Lou Dumont 是由仲田晃司在 2000 年的七月成立的,他承襲了布根地的傳統與釀造方式並融入自我的新釀造理念,在傳統的釀造法中領悟出葡萄酒的本質與精髓。仲田釀造葡萄酒特別的地方,在於他發揮了大和民族特有的精工細活、吹毛求疵的精神,從嚴格選購不同風土條件(terroir)的葡萄、培養熟成所需橡木桶種類及其烘培度,進而尋求不同產地的葡萄在桶中最理想的培養方式。最後階段的過濾、裝瓶工作也都是完全採用手工一瓶一瓶地進行。Lou Dumont 目前年產七十桶(約 20,000 瓶)左右,一般酒商每年超過兩百桶以上的量對他來說並不是辦不到,不過仲田先生覺得如果規模過大會無法掌握每款葡萄酒的特性,因此他把對於葡萄酒的熱情投注在百分百手工製作的堅持上。在這個充斥大財團酒商、新世界葡萄酒與量販酒商的市場環境裡,仲田為布根地葡萄酒注入了新血並開創新頁。
2005 年 5 月 23 日 Lou Dumont 由 Nuits-St-Georges 村遷到 Gevrey-Chambertin 村,在媒體披露的同時,仲田先生的好友,已故布根地葡萄酒之父的 Henri Jayer 先生也親臨指導分享經驗,讓之前就常常向 Jayer 先生請教的仲田倍加感動。深受 Henri Jayer 薰陶的仲田先生,決定為 Lou Dumont 打造一個全新的標籤,他將 Jayer 先生及自己的信念融合,表達在酒標上:「釀造家的本位在於對大自然的真摯與尊敬」這就是酒標上「天、地、人」三個漢字所要闡明的。
上文源自一篇介紹 http://tw.myblog.yahoo.com/hsinkai1019-orz/article?mid=137&sc=1
這支Bourgogne Passe Tout Grains 是法國一個 AOC 分類級別而要有1/3 Pinot Noir 加其他紅葡萄甚至白葡萄釀製 , 是一個自由度大而富實驗性的級別 。
這支天地人是用 Pinot Noir 及 Gamay 兩種葡萄釀製。深紅酒色下香味令我”驚艶” , 初落杯時她的香味開放 , 那是混合着半生熟果、梅子、鹹菜、木桶、朱古力、豆蔻、煙燻、可可豆 ………. 和階而複雜 , 在場酒友十居其九被她的香味吸引, 她活像一支靚 Burgundy 。入口果味豐厚 , 骨肉均稱 , 少許酒精 , 感覺到她的複雜性但因年輕而未能完全發揮 , 鮮爽的酸度透露了她的實際年齡 , 收結帶略為乾身而帶輕輕的礦物感。可以感覺到 Gamay 的果甜及 Pinot Noir 的酸度、單寧 , 兩者的結合是天衣無縫 , 精巧和諧。
酒友將餘下的半支放入冰桶令酒 “微涼” 15分鐘 , 再少量地分給各人杯中混合之前較暖的酒 , 使酒温變像歐洲的室溫 , 這做法令她的香味變得優雅而細緻 , 又是另一種感覺 , 她活像一位精心打扮而略帶羞怯的日本美少女 , 嬌美温柔 , 我見尤憐。
她竟是一支如此包製得美倫美奐 , 豐富多彩的美酒 , 真的令我一飲傾心 , 對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驚喜 “天地人” 我不會放過妳。
Maranges La Fussiere Philippe Colin 2005
位於 Cote d’Or 南部的 Maranges 小村 , 一個由兩兄弟全責打理的酒莊 , 以釀製 St. Aubin Chardonnay 而聞名 , 而今晚試的就是其 Pinot Noir , 那是色調深濃 , 具明亮而透明感 , 香氣開放帶熟黑加侖子 , 藍莓 , 也有木桶香 , 隱約有少少甘草芳香 , 兩者很協調 , 纖細如綢緞柔滑的酒體 , 少許複雜的內容 , 酸度比例恰如其分 , 單寧柔和 , 餘韻幽幽不斷是一種果味及香料的混合 , 優雅中帶點內容 , 這酒所展露的是一種密度及平衡性 , 各樣元素井然有序配合自然。一支這樣年青的酒能有如此能耐 , 真的能怱視。
而神之水滴第五門徒Chevalier-Montrachet 就是出自這 Wine Maker。
Bouilly, Cuvee des Fous, Jean Claude Lapalu 2006 (Beaujolais)
若我將這支酒去玩 Blind Tasting , 我相信絕大部份人揭盅時會目瞪口呆 ………….
酒是唯一一支即開即飲的 , 深沉而濃郁的酒色 , 密不透光 ; 初落杯時香味散發有如一種竹荀或濃郁蛋白香氣 , 有些人以為是臭蛋或 SO2 , 我將酒靜靜在杯中等幾分鐘再嗅她 , 這時香氣是成熟而混合木桶的黑加侖子 , 黑醬果 , 混合果味及礦物的石墨 , 溶化的杉木 , 我眼前一亮 , 這是一種好像 Bordeaux 舊酒感覺 ; 入口感覺鮮甜而年青 , 酒體柔和 , 單寧包裹在豐潤的酒體下 , 餘韻鮮甜 , 雖然有如熟酒的柔和細緻 , 但熟酒經驗的人會感覺到酒味與香味的成熟感有點脫節 , 簡單講句就是她是少女扮成熟 , 談吐露底縕。 若只聞香氣見埋酒樽大多數人會估是舊年代的 Bordeaux 二三級酒莊的出品 , 但飲落口會知道這是一支新酒。
結果這支酒是一支 2006 年的 Beaujolais , 我睇怕無人會相信 , 大家接觸 Beaujolais 都是在每年十一月開賣以新鮮果味為買點的果味紅葡萄酒的 Beaujolais Nouveau 。上年亦試過一套 Beaujolais 但質素都只是一般 , 今次這支可謂超晒班的 Beaujolais 。
愛爾蘭藉莊主Jean-Claude Lapalu , 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 , 在 label 中寫着 Cuvee des Fous 就自嘲是儍人一名 , 可說是大智若愚。能將 Beaujolais 釀製得如此深沉 ,細緻 , 平衡 , 結構及鮮味 , 果實的成熟度 , 發酵過程 , 木桶的運用 , 真的又是一個一個的奇蹟 , 而更奇蹟的是這支酒只係賣三四百蚊 ………
當然大家要當佢一支 Super Second 的 Benchmark 去飲 , 她的內涵 , 深度 , 變化是有限的 , 時間一長對她很利 , 但以 Beaujolais 這價錢能做到這質素 , 能即開即飲 , 再過份要求真的會冠以 “喪心病狂”。
這是當晚第二大驚喜。
Domaine de la Bongran Marcon Village Botryis 2001 (Maconnais)
Jean Thevenet 所主持的 Bongran 酒莊出產精彩的 Chardonnay 甜酒 , Bongran 酒莊堅決不加糖而能做到有 14% – 14.5% 的酒精度 , 只用 Late Harvest , 有機種植 , 以保持葡萄酸度及 Botryis 貴腐霉的成熟度 , Jean Thevenet亦堅持只用大型數千公升的老舊木酒槽而用橡木桶釀酒 , 而用低温長時間發酵去 , 有時甚至要 3 – 6個月才完成發酵過程 , 所以能保留濃郁而優美的甜酒。
Botryis 只有在好年份才生產 83 , 89 , 94 , 95 是近 20 年最好的年份。今年六月在 Robuchon 飲過 95 年 Cuvee Botryis 14 October , 而 Botryis 加 Late Harvest 的會在 label 上寫下收割日期 , 95 年 在 14% 的酒精中仍保留 126g的糖份 , 即使以 Chardonnay 以成熟度見稱而能做出每公升的葡萄汁含 364g 的天然糖份實屬利害。
而今次試的是只有 Botrytis 的 2001 , 落杯同樣是蘋果、蜜糖、柑桔、橙皮、菊花茶、淡蜜糖、乾 stone fruit ; 酒體輕盈細薄 , 果味鮮甜怡人 , 更令人驚奇的是酒中仍保留很多酸味 , 一點也甜膩 , 即使 Riesling 也難做出如此協調及細膩變化。展露了一個均衡而細緻的甜白葡萄酒 , 我覺得她的甜度可能是界乎德國的 Auslese 及 Beerenauslese 之間 , 我自己太喜歡甜膩的 Dessert Wine , 怕她們甜到封喉 , 而這支清甜為主幹又夠酸度 , 平衡又好的 , 自己開玩笑說有點像支”溝淡了的 Cheateau d’Yquem”
這 Burgundy 甜白葡萄酒 , 為甜酒喜愛者提供另一選擇。
後話:
今次品試前做了一些酒的背境資料功課 , 寫這篇時用了部份資料再加入自己的親身體驗而寫成 , 同我以往完全唔睇資料只顧品酒直說很同 , 可能大家會覺得有點似 Sales 的口吻 , 我自覺好像有點人格分裂 , 有點角式衝突 , 並非一件好事 , 但要有平衡兩者雖要點時間融滙取捨 , 有點艱難 ……………
Burgundy 之所以令我着迷 , 是因為 Wine Makers 真的有如藝術家一樣 , 忠於自己理念去釀酒 , 去演譯天、地的訊息 , 有自己的風格及堅持 , 而很多 Wine Makers 都稱自己為農夫 , 而葡萄酒為他們的子女 。 並非一般 Commerical Wine 般倒模式或跟據酒評人喜嗜去釀酒 , 只求生意收益、名氣 , 而淹沒了本性 。 又一次令我聯想起毒奶粉的愉快事件。
酒的世界之大 , 根本上有太多東西意想不到 , 我時常提醒自己可以偏飲 , 偏買 , 而今晚的經驗就使我大開眼界 , 究竟葡萄酒的世界內有多少精品未被發掘出來? 真希望有入口商能將上述的葡萄酒帶到香港 , 令更多人欣賞到這些精品。
套用最近一套有關葡萄酒的戲 Bottle Shock 中所講 , 撇除偏見 , 用心領會及品嘗 , 細意發掘 , “求真”, 才是享受葡萄酒的箇中樂趣。
就用這樣一個酒宴 , 為本月所有酒宴劃上完美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