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晚試了德國 Selbach-Oster 全線八支的白甜酒。 大家驟眼望真是支支一樣 , 而分別只在於 Label 上的內容。
德國的白酒大多由 Riesling 的葡萄釀做 , 而德國白葡萄會用葡萄酒中的剩餘糖份含量 (甜度) Kabinett, Spatlese, Auslese, Beereauslese, Trockenbeerenauslese由不甜到甜分為五個等級 , 當然越甜就越貴 , 何解? 做甜酒要有一種叫Noble Rot 貴腐霉在白葡萄上生長 , 第一葡萄本身要夠成熟而糖份足夠 , 而當成熟後天氣又要適合Noble Rot 貴腐霉 形成生長 , 而讓貴腐霉將葡萄本身的水份吸去 , 葡萄變成葡萄乾模樣這樣糖份更高 , 到適當時候才拿去釀酒 , 葡萄的糖份發酵變成酒精 , 而酒精大約到 14% – 15%就會停止 , 而剩餘的糖份就會留在酒中。
由於天氣因素很決定貴腐霉的生長, 而種植時間越長 , 風險自然更大 , 加上葡萄中水份少了 , 要釀一支酒就須要更多葡萄 , 舉例用一個籃球場的面積葡萄做一箱酒相比一個足球場的面積葡萄做一箱酒成本就差很遠 , 這麼多變數就解釋到 Beereauslese, Trockenbeerenauslese 價錢上的分別。
而一間酒莊會出這麼多等級 , 一方面是 Risk Management 平風險的做法 , 而另一方面亦反影德國人的商業智慧及專注精神 . 一種葡萄就釀出五種產品 , 價錢由大化的到高檔市場 , 口味由乾身到甜酒 , 由 cocktail , 頭盤到甜品 , 空間廣“一條龍”一定有一款口味 , 我自已覺得德國的白甜酒很適合香港或亞洲某些甜酸 , 椒鹽 , 乾辣味道的菜式。而對於不喜歡 Sauvignon Blanc 的酸薄 , Chardonnay 的肥厚微苦 , 德國 Riesling 其實是一個不錯選擇 , 加上 Off Dry 微甜的 Spatlese, Auslese, 很討好初接觸葡萄酒的女仕們。
八支姊妹酒不同的只是香氣的發放 , 酒體的密度 , 甜酸的比例 , 餘韻的長短而已 , 我不打算支支講 , 因大家去到一半會 , 只講重點吧。
Kabinett Zeltinger HimmeIreich Selbach 2006 (J & H Selbach) ~$1xx
酒色淡黃 , 花香溫柔 ,
果味清新 , 胡椒滲透 ,
質感輕盈 , 礦物在口 ,
簡簡單單 , 不可強求。
Kabinet Halbtrocken Zeltinger Himmelreich Selbach-Oster 2006 ~$1xx
青果檸檬 , 梨香連連 ;
白菊薏米 , 隱隱約現 ;
質如微風 , 清爽自然 ;
餘韻清甜 , 微甘後殿。
Spatlese Graacher HimmeIreich Selback-Oster 2006 ~$2xx
青蘋果香 , 花香清幽 ;
酸甜勻稱 , 果味柔柔 ;
內容兼備 , 質感順喉 ;
有前有後 , 淨飲一流。

Spatlese Wehlener Sonnenuhr Selbach-Oster 2006 ~$2xx
奇異果香 , 水蜜桃皮 ;
毛花果韻 , 耐人尋味 ;
質感圓潤 , 甜甘到尾 ;
略帶內涵 , 唔係呀肆 。

Auslese Bernkasteler Badstube Selbach-Oster 2006 ~$3xx
無花果肉 , 花露飄香 ;
酸而勻稱 , 質感亦厚 ;
有前有後 , 果味殘留 ;
平衡細緻 , 點滴長流。
Auslese “Rotlay” Zeltinger Sonnenuhr Selback-Oster 2006 ~$6xx
年產千二 , 身價矜貴 ;
表現含羞 , 甜潤交替 ;
韻味內藏 , 潛質如迷 ;
資質幼嫩 , 並非不濟 。
Beerenauslese Zeltinger Schlossberg Selbach-Oster 2006 (Half) ~$1xxx
年產六百 , 人所慾逑 ;
甜如香蜜 , 石果幽幽 ;
豐滿潤喉 , 甜酸足夠 ;
功力尚淺 , 有待潛修。
Trockenbeerenauslese Zeltinger Sonnenuhr Selbach-Oster 2006 (Half) ~$2xxx
年產二百 , 一支難求 ;
濃如酣蜜 , 韻留深喉 ;
元素齊全 , 時間未夠 ;
若見芳容 , 等到白頭。
………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