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ing Grace 奇異恩典

h1

二零零八年一月廿八日 …………

沒有”常在心” 的第 XX 天 …………

不知如何落筆 ………

不是因為這篇筆記難寫 , 而是難以用筆默去形容那種震撼心情 …………

h2

自己 wine group 中有些長老酒友 , 功力深厚 , 飲酒年資長我幾倍 , 真正識飲識食之人 , 他們也是我 AM 仰慕的高人 , 可說是他們教識我飲舊酒及玩 Blind Tasting , 與他們飲酒永遠有所得着及領悟 , 他們真的是我  “AM 的酒海明燈”。

自上次白松露一別多月 , 大家各有各忙 , 約了好耐才約到今晚 , 大家相約到我半個家 Chesa 共聚 , 而他們帶來的竟是如似令我震撼的一瓶美酒 ………….

作為葡萄酒愛好者 , 能夠品嚐到自己出生年份的酒是一種褔份 , 一來那一年未必是一個好年份 , 未必有酒能有如此能耐可捱到咁耐 , 當有酒時 , 可能自已又未識品嚐 , 當識品嚐時又未必有機會找到好酒 , 就算兩者佳備 , 又未必有知音人與你分享 …………. 隨著年日增 , 可以飲到這些陳年葡萄酒的機會也越來越微 , 越來越貴 , 要找一瓶舊酒 , 金錢、時間、心思、際遇 , 都是非同小可

試問若有知音酒友能有如此用為你去準備如此一瓶酒 , 所給你帶來驚喜 , 那份令人融化的幸福 , 令人熱淚盈眶的心意 , 這真是上天賜給的一份 “奇異恩典” ………….

須然當晚除了自己外 , 在坐仍有一位酒友與我都是同年 , 這酒是給我倆的 , 有知音酒友同年 , 那不是另一恩典嗎?

畢竟 Blog 天地太公開了 , 基於私隱 , 將酒的真正年份糊了, 相熟的朋友心知就可以 …………。 只能補充一句不是 1961 。

h4

Le Meal Ermitage M Chapoutier 1997

酒在 1945 hrs 開瓶 , 透氣 30 分鐘落杯 ;  金黃蜜糖酒色 , 花香 , 梨 , 少許甜粟米 , 少許白松露 , 橙皮, 似 fino sherry , 香氣豐厚飄逸而奇特 ; 入口圓潤豐厚 , 酸度線條較粗大但不損酒的柔滑 , 很有質感 , 有點像吃蜜糖撈生果加果仁片的感覺 , 收結是一種難以言喻的 mineral 加 apricot 的混合體 , 平衡性及骨架堅挺而不突出 。

她比 Burgundy 濃厚而豐富 , 比 Bordeaux White 多一份甜潤 , full body及 stone fruit 類味道 , Hermitage 的白酒一向較少飲 , 原來是如此精彩 , 今次真的開了眼界之餘 , 又定下了新的標準。

h5

Chateau Labegorce Zede 1982 (la-bay-gors zay-day)

50% Cab Sauvignon, 35% Merlot, 10% Cab Franc, 5% Petit Verdot

酒在一天前送到餐廳 , 1930 hrs 開 2040 hrs 落 decanter 隔酒渣後隨即落杯 , 酒色深黑而略帶磚黃色邊 , 香氣帶玫瑰花香 , 熟果 , 茶葉 ; 入口味道複雜 , 口感柔順舒服 , 單寧柔和 , 喉底有點核的微 ,而餘韻是帶點柑皮的微酸 。

酒的表現是一貫 Margaux 風格 , 花香 , 熟果 , 柔和順喉 , 幼滑 , Margaux與 St Julian 的酒風格其實很相似 , 分別只是St Julian 帶多一點甜。

這是自己帶去的 , 表現舒服 , 成熟 , 以酒的表現不算失禮 , 當然深度內涵 , 質素水準與主角相差十萬八千里 , 不能相提並論 , 這是四兩撥千斤之作。

 Chateau Latour 1964

酒友在兩日前己將送到餐廳 , 並托餐廳好友 , 代為照顧 , 好友見到支酒年份及水位 (見紅線) 用了“恐怖”二個字來形容 ………

酒在 1930 hrs 開 2100 hrs 落 decanter 隔酒渣後隨即落杯由我倆一試 , 酒色深黑而毫無老態  , 初試一口 , 仍然有氣有力 , 決定多透氣 30 分鐘才落杯 。

2130 hrs 正式落杯 , 酒香四散 , 熟而帶甜的果實 , 梅子 , 肉味 , 黃糖 , 有點似 port 酒或大補酒 feel ; 入口以一種堂煌豐富而圓潤的質感 ………….有如歌舞劇的前奏 Overture ,…………..  口內充滿甜美果實味 ………… 那是一幕華麗的大型歌舞 , 男女主角及其他配角如貫出場……….   跟着是有如潮浪般的酒精感 , 有力的沖擊泊岸 …….  這是劇目中的高潮戲碼………    .如浪酒精退卻後帶來了一股黑朱古力般甜中帶甘苦的味道 ……….這是劇目中的第二伏線 ………..     之後出場是果皮單寧 , 在脷尖及牙縫間一齊跳嫚妙的芭蕾舞 ……….     最後是果味餘韻的獨唱 , 在口中幽幽詠唱達一分鐘之久 …………     My God 這是一套多麼精彩的歌劇 !!!!

2230 hrs 酒味開始下坡 ………..

一支四十多年的老酒 , 仍可飲用已屬幸運 , 而此酒竟然有如此戲劇性表現 , 他亦展現一種絕佳的平衡性及宏偉的結構感 , 每一幕都是有感染力而精彩的 , 否則不會有如此一套歌劇的氣勢表現 , 這真令人驚歎的一支酒 。

他須然己過頂峰 , 但他展示了有如 fortified wine 的風格 , 那不只是一種內涵 , 而是一種涵蓋氣質、修養、經歷的從容氣派 , 滲透一種成熟酣甜的慈愛 , 而最重要是他心中仍有一團火 ………..

Latour 不愧為 Latour ……… 這亦是一級酒莊值錢之處。

飲了這樣精彩的一支同年酒 , 怎不能說這是個奇異恩典 …………

h8

Tokaji Aszi Betsek 1990

未見過一支 Tokaji 深色如 Brandy 或青餅普洱茶般色水 , 一開是充滿花香 , 柑皮 , 蜜糖 , 蕃茄 ; 入口清甜之餘亦帶柑皮的微苦 , 甜酸比例約 5.5 : 4.5 , 非常柔和舒服愉快 , 好像吃完蜜糖的甜潤感覺。

當晚我點了兩款甜品 , 一是朱古力心太軟 , 而另一款是出名的 Ginger Soufflé ; 此酒與 Ginger Soufflé 又是一個 Marriage , Soufflé 的如絲似泡幼滑 , 為 Tokaji 加添了一層經紗外衣 , 而 Tokaji 的柑皮甜苦令 Soufflé 簡單而較淡的味道加添了生命力 , 而酒的酸 Enhanced 了薑汁的味道 , 將薑汁的餘韻延長了三倍之多 , 相生互補 , 增加了層次之餘亦提升了主味的特質 , 這真是一個 text book example of marriage 。

在完全沒有預先夾定的情形下 , 出現了如此精彩的一個配搭 , 無心插柳 , 柳成陰 ……

h9

我笑了一笑 ……….. 因我深信 “這一切上天自有最佳的安排”

 

那怕不再遇上 一剎光輝足以照亮心中永恆 – 迷醉意大利 Part II

Gaja Camarcanda 2003 $13xx

50% merlot, 40% cab. sauvignon and 10% cab franc

Ca’Marcanda means “house of endless negotiation”

此酒在 1330 hrs 瓶 , 原瓶透氣 , 約在 1630 hrs 落杯 ; 酒色深如紅墨水 , 掛杯極之緩慢  ; 香氣初段帶玫瑰花瓣的香氣 , 果味溶合在香草 , 薄菏 , 胡椒 , 皮革 , 雲尼那 , 木桶香氣中 , 非常複雜 ; 入口非常濃厚 , 感覺上甘油成份很重因而有圓潤口感 , 複雜果味充盈 , 酸度平順 , 單寧柔和 ; 收結帶點咖啡粉的微苦 。  

這支酒是一支極有內涵及功架的酒 , 柔靭有力,但又柔和,豐滿之餘,又具複雜結構,令人感到舒服 , 今天的表現只是由於太年青 , 很多元素未能溶合成熟 , 但我可以感受到她非常強力深藏的潛質 , 個人估計2010 – 2013 年會踏入第一段適飲期。 這是一支不會買錯的好酒。

始終覺得此酒配合這首歌內容及 Andrea Bocelli 那雄渾深情的歌聲演譯最為合襯 ………

歌詞英文原意見下連結

http://www.sing365.com/music/lyric.nsf/Quante-Volte-Ti-Ho-Cercato-lyrics-Andrea-Bocelli/28EFC1A71D76759D482572260010552B

Badia A Passignano Antinori 1997 $6xx

This is Antinori’s flagship Chianti, a single vineyard wine sourced from the sizeable Badia estate.

100% Sangiovese.

酒在 1330 hrs 瓶 , 原瓶透氣 , 約在 1720 hrs 落杯 ; 酒色深紫 , 非常複雜的香氣 , 濕報紙 , 豉油 , 草藥 , 泥土 , truffle , 很農莊 feel , 果味在中後段才開始展現 , 是一種似黑車尼子的熟果 ; 開瓶四小時仍有少許酒精 , 酒体中厚 , 果味複雜 , 酸度略高 , 單寧分兩段出現 , 先是微酸的葡萄皮單寧在側出現 , 之後是微苦的葡萄核單寧在底出現 , 收結帶果肉的微酸 , 其實質素相當唔錯 , 只是前兩支太強 , 而加上她較田園的醞藏香氣 , 所以並不太討好 , 若單獨品嚐其實亦不錯。

據知此酒現時己轉了 label 。

La Spinetta Vigneto Gallina 2004 $9xx

100% Nebbiolo

此酒在 1330 hrs 瓶 , 原瓶透氣 , 約在 1750 hrs 落杯 ; 酒色淺紅 , 為當天最淺色的一支 ; 在 1400hrs 試第一杯時是非常花香 , 少許吹波糖的甜 , 鮮果的清香 , 在 1750 hrs落杯時 , 香氣竟然帶蜜瓜 , 非常奇怪 , 可能支酒己開得太久了 ; 入口果味鮮甜 , 有如梅子 , 酒体中厚 , 隱約有少許香料 , 松子及朱古力的影子 , 酸度略高 , 單寧幼細 , 有點像飲 Hot Environment Pinot Noir 的感覺 。

今天較失望的一支 , 很難令我信服 , 心中決定擇日單一品試。

特意為各酒友加添一份甜蜜的回憶 ……………Lemon Mousse MoscatoD’Asti 2004   ;   一個絕妙Marriage  …………….

檸檬慕思香甜而帶微酸的味道 , 與 Moscato D’Asti 的清新鮮甜果香水乳交融 , 清、香、酸、甜、滑、鮮 , 六種感覺共生共嗚 , 一個令人一試傾心的組合。

那怕不再遇上 一剎光輝足以照亮心中永恆 – 迷醉意大利 Part I

g1

零八年一月廿六日光明頂 , 一個沒有陽光而嚴寒的日子…….今天亦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 因品嚐了幾支高質素而又令自己心醉及可遇不可求的美酒 …………

自上月Boxing Day 次殺人不見血美酒美樂的品酒會後 , 好評如潮 , 幾位無份出席的酒友大力要求下, 又趁手頭上仲有幾支好想試 , 加上 M 大師的幫忙 , 到了支夢幻一般的美酒 , 於是搞了個續集 , 通常續集都無咁精釆 , 但我 AM 手中不會出現 , 只會更好 ………

Ca’Del Bosco Terre Di Franciacorta 2004  $6xx ($8xx street price)100% Chardonnay

第一支出場的是上年十月在澳門 Don Alfonso 飲過的意大利白 , 當時對她的感覺是驚為天人。回港後經幾個月的訪尋 ,千辛萬的找到了她 , 上次因人多配給份量太少 , 今次真的可以慢慢品試。

初入杯時花香、梨子、蜜糖、雲尼那、百合花、之後是梨加熟蘋果的清甜 , 初段有少許酒精 ; 微冷時入口 , 質感中等圓潤幼滑 , 一種有如青蘋果的果酸 , 完全沒有帶 Chardonnay 的微苦收結 , 而餘韻在口中維持約 , 之後而來的是尖及底的津液湧現的生津感覺 。 中後段出火百合 , 菠蘿 , 杏仁味 , 糖果 , 而酒在暖後 , 質感、酸度、收結更覺實在沉厚 , 但所有元素完全整齊公整沒有那一樣會突出走樣 , 清爽怡人 , 典雅而迷人 , 感覺有如初夏涼風。 這支酒唯一可挑剔的是未夠細緻及酸度未夠幼細 , 收結不算長。

這支酒由 1500 hrs落杯到 1800 hrs , 在杯中 (不多於20 ml) ,  三小時不斷在變化 , 而到 1730hrs 左右開始全頻淡出 , 但並非解體 , 仍然清爽迷人 , 持久力驚人 , 這支酒展現了一種”無與輪比的平性” 及”公整結構”。 這亦是十分難得及罕見的 , 我個人佔計這支2004在 2008 – 2011 入高峰期 , 2013 前要飲用。

整體感覺像位年青女子姿態輕盈而飄逸 , 身穿白衣輕裝 , 鮮果籃 , 面帶甜蜜的微美向我走近 , 她用柔軟無骨的手我的手 , 自然而愉快地帶我穿過百合花田 , 穿過蘋果園 …………帶我到達一片充滿暖陽光的草原上 , 面前一片湖光山色 , 而我就坐在草原上 , 看她面帶笑容地媥媥舞 , 展現多變舞姿一樣 ………

這是一支能令你微笑的葡萄酒。

Palazzi Rosso Di Toscana 1999  無價

50% Cab Franc & 50% Merlot

這幾個月飲了同酒莊幾支不同係列的紅酒 , 每支都很有故事性及個性 , 須非極品但是每次都牽動了我的心絃 , 而今次飲的是 Palazzi 1999, 這支酒只出過三個年份 1997 , 98, 99 , 之後因市場定位問題而不再釀製 , 加上神水效應 , 真是一支買少見少的絕版酒 。

上兩次飲其他系列產品都帶給我一種離愁別緒的感覺 ……….但今次竟是另一種感覺 …………

酒在 1330 hrs 開瓶 , 在 1400 hrs 倒了小杯試 , 酒色淺紫紅 , 非常年青 , 香氣帶強勁車尼子味 , 入口須緊 , 但未至於封閉 ; 計一計時間一於作原瓶透氣。

1550 hrs 落杯 , 香味帶成熟車尼子 , 焦糖 , 草藥 , Bee wax ; 入口充滿櫻桃、車尼子 , 欖 , 熟果的甜果味 , 非常圓潤柔和而甜美 , 少許 Jammy 但絕不漿口 , 反而濃密酒味在口中溶化流散 , 令人舒服 , 展現成熟 Merlot 的甘甜 ; 葡萄皮的單寧幽幽淡淡 , 中段有少許酒精感 , 她的骨架是以 Cab Franc為主的果單寧及極幼細的木桶單寧為主幹 , 葡萄的果酸為血脈 , 豐富果味為肌理 , 後段是少許 espresso 咖啡豆 , 松葉 , 蕃茄的芳香 , 鹹菜 , 鹹梅子 …….. 餘韻及收結有絲絲微酸及淡淡的礦物生津。  她所展現亦是一種極佳的平衡性 , 細緻骨架而充滿微細感情變化 , 一支很有人性的酒。

由 1550 hrs 一直到 1830 hrs 香味及口味不斷變化 , 越變成熟 , 是一支可要長時間欣賞的美酒 , 在坐大部份酒友都不捨得將酒飲盡 , 要留到最後一切才依依不捨乾杯 , 可想這酒的魔力是多大。

套用在神水六中的故事 , 描述意大利長介面對暗戀情人結婚而新郎不是自己 , 在情人婚禮中送上這支酒給新娘來表明心意 , 可謂形容得非常細賸深入 , 這酒的甜蜜、圓潤柔和而甜美 , 表示了兩人初初共聚一起的甜蜜時光 , 而到中段的酒精感就像長介知道暗戀情人已有未婚夫的打擊 , 但到後來長介明白有些事情不能挽強 , 決定放下而變得豁達淡然 , 對應了酒的餘韻那絲絲微酸及淡淡的礦物生津表現 , 只保留了一份甜蜜的回憶 ………….

這不就是我等飲過此酒的酒友現在的感覺嗎 ?

況且這酒己是絕版 , 能夠有緣一嚐己足快慰平生 , 就算以後不再遇上 , 這一剎的光輝亦己照亮我心中的永恆 ……………

玉置浩二之悲しみにさよなら  向悲哀 (美酒) 說再見 ………….

續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麻辣四川菜配酒的啟示 – Part II

菜式

             麻辣豬手                              紅油豬耳

          豆瓣牛毛肚                              夫妻肺片   

f18

                                                      重慶口水雞

            蒜泥青瓜                               香油涼瓜        

          沸騰水煮魚                            麻婆豆腐

          辣子肥腸                                     回鍋肉

         重陽芛炒肉絲                        荔枝魷魚絲

            肉末小豆泥                         擔擔麵

黃悶雞 , 重慶香辣蟹 , 啤酒魔玉鴨 – 因辣到跳舞忘了拍照 ….酒友們如有遺漏煩請告之。

配襯過程只能用悲壯慘烈 , 有人快樂有人愁來形容 , 有人面紅耳熱 , 目赤耳嗚 , 汗如雨下 , 七孔生煙 ……. 有人興奮莫名 , 七情上面 , 口沬橫飛………..有人面不改容 , 默默耕耘 ………….下省千字不提。

以前講過 food & wine matching 會分三類效果

Negative (互相排斥抵消)

Neutralize (互相同化)

Enhanced (相輔相承)

當然要做 Enhance 不太難 , 一支酸度足夠 (Dry) 的白酒如 Sauvignon Blanc , 就會令菜的辣度提昇 , 包你辣到噴火跳舞 , 烈焰紅唇 , 味覺全失 , 你可以當是 food enhancement , 但又是否大家願意接受的結果 ? 咁不如乾手淨腳要求菜色加辣就可以。

正常人食辣一定要飲冰水解辣 , 冰凍啤酒、汽水、冰水己是不可缺少的。 原因是降溫 , 減痛 , 刺激痛快之餘要亦要去控制 , 採取的配襯其實是 Neutralize。

Marriage – 這是 food & wine matching 的最完美境界 , 它包含了 Negative , Neutralize & Enhance 三種微妙效果, 相生互補 , 提昇層次。 對於今次四川菜來說 , 不太期望能找到。

配襯結果:

         Moltes Pinot Gris 2005 & Rotenberg Pinot Gris 2003 辣突出了酒的苦味 , 不理想。

         Hugel Gewurztraminer 力度不夠 , 被辣味完全掩沒。

         Wild Vines White Zinfandel Strawberry & Peach Orange 這兩支 6% 酒精的 fruit wine 中和了某些辣度 , 而保留了酒本身的果味 , 效果類似配 Cream Soda 雖然舒服 , 但不能提升川菜的香辣滋味。

         Les Vins de Roisin Vin de Coing 2002 (Quince) 桲 , 厚重酒体及質感壓下了辣的刺激 , 亦帶出了桲本身的苦味。

         Les Vins de Roisin Vin de Cerise 2002 (Cherry) 沸騰水煮魚出奇地可以配合 , 辣變壓下之餘亦為酒加了點 Spice , 辣味亦變得溫醇 。

–     兩支Les Vins de Roisin fruit wines 是唯一鎮壓得住而又不失風格的酒 , 但未算 Marriage。

         Langhe Nebbiolo 2006 , Terrazas Reserva Cabernet Sauvignon 2005 兩支木味及單寧不夠強勁 , 如泥牛入海 , 無影無踪。

誤打誤撞的奇遇 …………..

f30

         將Moltes Pinot Gris 加 Hugel Gewurztraminer 一半一半混合聯手 , 效果出奇地好 , 酒的微涼溫度如飄雪般舒緩了烈焰狂龍般的椒辣麻辣 , 酒的圓潤將辣味包裸 , 酒的微甜及微苦如天使的手 , 憐憫的愛心 , 將麻辣、椒辣的野性軟化降伏 , 而酒的酸度亦能保留四川辣菜的餘韻 , 令辣多了一點文化內涵及人性 , Angel & the Beast , 相生互補之餘又保留原有特色精髓 , 兩者聯手竟然會有如此神奇的 Marriage 效果。

         為什麼??   靈光一閃 , 我想到了 ……….. 這不就是四川菜特色七味中的 苦、甜、酸、辣、麻、鹹、香中的三味組合嗎 ? 原來 Marriage 的答案早在其中 …….. 而配酒亦要從這基礎去想 , 真是今次配酒實驗一個最大的 “得着”

這亦是神之水滴 第13 期中所講 “  Marriage 從基礎的基礎去想” 的另一意思。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麻辣四川菜配酒的啟示 – Part I

好耐冇同自己 wine group 酒友聚會 , 今次難得酒友搞個四姐川菜私房菜 , 須然自己並不是嗜辣之人 , 在 ”朋友無事常相見” 的宗旨下 , 但求開心一聚 , 所以食乜都冇所謂。

嗜辣其實是追求一種刺激與痛快 , 我以前講過每個人接受辣的程度都不同 , 有些人無辣不歡 , 有些人則點辣不沾 , 常言道辣菜與葡萄酒是火星撞地球 , 跟本不咬絃 , 但我 AM 同班酒友又怎會甘心放棄實驗機會。AM家人怕辣 , 所以少接觸操練 , 接受辣的程度只屬初中段 , 今次對自己亦是一種挑戰 , 正所謂我不入地獄 , 誰入地獄 , 決定捨身犯險 , 明知山有虎 , 偏向虎山行。

首先要了解一吓川菜的烹飪特色及煮法:

四川菜的烹飪特色以 – 苦、辣、酸、甜、麻、鹹、香七味。其中較特別有乾燒、魚香、酸辣、麻辣、乾炸、怪味、椒麻、紅油….等。

乾燒: 將辣椒粉、花椒粉、豆瓣醬、糖、黃酒、鹽、大蒜、蔥花…等材料與主材料同炒,先用小火炒熟,再用大火收乾湯汁即成。

魚香: 將蔥、薑、蒜屑加糖、醬油、豆瓣醬等調味料拌炒熟,淋加在主菜或以上各料與主菜同炒。即可做出帶有魚香味的菜來、例如:魚香茄子。

酸辣: 是具有酸味和辣味的條調味法、將糖、醋、辣椒、胡椒粉、酒、鹽醬油等拌勻,倒入主料同煮即成,如做涼拌時,則用醬油、醋、麻油、辣油、蔥調拌過即可。

麻辣: 主味料是辣椒和花椒粉,吃起來就是麻麻辣辣的。

一睇資料 , 心涼了一半 , 面對如此強橫而霸道的菜式 , 要做 food & wine matching 是極為頭痛的一件事 , 正如我上文所講 , 每個人接受辣的程度都不同 ,  所以要分兩組評分標準 , 嗜辣人仕及一般人仕。各酒友要跟據菜式自帶酒來作配襯:

餐前用

f1

Roederer Estate Anderson Valley Brut

三支白

Hugel Gewurztraminer 2005

Moltes Pinot Gris 2005

Rotenberg Pinot Gris 2003

四支果實酒 fruit wines

Wild Vine White Zinfandel Strawberry

Wild Vines Peach Orange

Les Vins de Roisin Vin de Coing 2002 (Quince) (BE)

Les Vins de Roisin Vin de Cerise 2002 (Cherry) (BE)

兩支紅 

Langhe Nebbiolo 2006

Terrazas Reserva Cabernet Sauvignon 2005

事後安撫創傷心態用的兩支甜

Cloudy Bay Late Harvest Riesling 2002

Ivanhoe Late Picked Gewurztraminer 2006

Part II ……………

 

搖杯的迷思

e3

大家咁支持我 , 趁呢兩日有小小時間 , 又寫了一篇 ………….

我相信大部份酒友都有此習慣 , 不論飲紅酒、白酒或甜酒 , 都二話不說將杯酒搖佢 , 然後先聞 ………….有更甚者或會進行如上圖的旋風洗衣機”式的搖杯動作 , 睇落好似好型 , 好 Pro  , 但有冇唸過其實係錯 ?

老實講自己以前初學階段都會不自覺地搖杯 , 錯覺以為搖杯可以幫助酒香散發 , 嗅到更多氣味芸芸。 後來得到 Simon Tam 指導 , 再去查一輪書才明白正的搖杯之道。 今次想同大家分享探討一個有趣問題及個人睇法。

e4

首先來個實驗 , 我好想大家有時間試。

開一支酒原瓶透氣半小時 , 用隻酒杯 (最好用隻 ISO試酒杯因夠細 , 慳酒易搖) , 倒紅酒1/4 杯 , 先要不去搖 , 聞一聞 , 然後飲一兩啖 , 假若酒味的出現次序為果味、木味、酸、單寧為例 ……….. OK 。

今次將酒杯搖 , 搏命咁搖佢 , 約十幾吓 ………

e5

往杯中吹一口氣 , 再飲 …………..

你會發覺支酒味道改變了 , 冇晒果味 , 而酸同單寧突晒出來 , 杯酒難飲………. , 即係話杯酒散了。

你可以不同的酒重覆以上實驗 , 尤其 Burgundy ,  Zinfandel , Shiraz 就會明白 , 唔係隻隻酒都搖得。

解釋原因何在 :

1.      若以化學角度來說 , 酒其中某些成份是由一連串份子或元素組成 , 這些分子當與空氣接觸時就會氧化 ,  氧化過程中 , 酒內的 metallic ions 擔當了媒人角色 , 慢慢地一步一步將酒氧化 , 而令酒香散發 , 酒味改變 , 但若過量跟空氣接觸 , 酒內的 metallic ions 跟本做唔切媒人 , Oxygen 就會直接同 Ethanol 或 高醇酒精 結合 , 變成 Aldehyde (乙醛) , 支酒就會變得 “Flat” , 這種現像就即是人講話 Bottle Sickness (暈酒浪) , 通常一般講支酒放番幾星期就會無事 , 所以酒從外地運回來 , 要靜止幾星期才飲就係咁解 ,  一講到呢度聰明的酒友就明晒啦 !

2.      另外一些高醇酒精經氧化後會變成酸 , 所以解釋到為何酒搖杯後及長放幾天後酒會變酸的原因。

3.      酒存放酒的地方一定要穩定 , 以便分子元素可以在最自然的環境下組合 , 當然其他如溫度、燈光這些外來因素亦是基於這個大前提下的理想環境。

4.      當品嚐一些纖細、典雅的酒如 Burgundy , 陳年老酒 , 我一定不會搖杯 , 我會讓酒在杯中自然散發香氣 , 而一些較厚身的紅白酒 , 尤其那些高酒精的我寧願過 decanter , 或放啱溫度才去欣賞。 若真的無辦法我才會用適量” 琅杯” , 即將酒杯微傾斜小許 , 手腕微轉 , 將酒琅上杯邊” 或溫柔搖一搖 , 若無反應就寧願等 ,  真係無晒乎又等住飲就會再 decant , 就係咁。

每支酒都有她的 wine style , 一些酒色淺淡 , Light & Light Medium 酒體 , 較陰柔 , 典雅 , 纖細 , 柔弱的紅白酒 , 例如 Burgundy……………唔使講 , 寧死不搖。

一些有內涵 , 具結構性 , 具複雜 , 故事性的紅白酒 , 如非必要寧攤不搖。

一些 powerful 或 濃郁強勁 , 酒精度高 , 厚身冇深度 , 或太新的酒 ,  New World Cab, Shiraz, Malbec, Merlot 你是可以搖的 , 但未掌握得準時 , 不仿先做個實驗 , 反正冇壞。.

5. 當然有些酒一開就熱情奔放 , 但一切過後亦不外如事 ; 有些則細水長流 , 耐人尋味 …….. 。 有時寧願聞深些 , 聞耐些 , 俾多些時間支酒 , 我們係品酒 , 唔係競飲 , 更唔係牛飲 。

多謝 IWC Manager Rebecca 加入補充

" 過度decant也會導致酒氧化過多,要時刻清楚酒的情況才決定如何享用方為上策。假如對酒的變化或狀況不清楚或拿揑不準,又或品酒經驗尚淺,無論是搖杯、換瓶呼吸等「加速氧化」的動作都不宜多做,否則酒死不能復活, 做甚麼也不靈!反正酒甫下杯其實已跟大量空氣接觸,香氣味道足可發揮,犯不着處處冒險。” 此乃精髓所在。

題外話一 :

有時候當自己處理一些陳年或纖細的酒時 , 在提取運送時都會好像 carry like a baby , 有些纖細的老 Burgundy 更要預早上酒架靜止 , 那是讓酒渣沉底 , 不是怕 Bottle Sickness。

我有一兩次同酒友到有專業侍酒師的高級餐廳食飯 , 一般都會預先叫餐廳訂定幾支靚酒 ,  吩咐定幾點鐘飲 , 預先安定放好或開瓶 decant。若侍酒師見到你將支酒舞來舞去影相 , 又摟又抱 , 佢會即時黑面 , 因你揚起了酒渣 , 白費了他一番功夫 , 原本支酒 decant 後會有八成半飲得 , 俾你搞過後得番六成 , 到頭來你話邊個蝕底?  

所以大家影還影 , 唔好移動支酒, 或等支酒 decant 完之後 , 要 360度轉體大迴環 , 點影都得, 切記 , 唔好俾人笑。

 

題外話二:

最近網友問我睇到一段 Molleydooker Shake 的短片 , 片中人將支酒原瓶大搖 , 將支酒搖到出晒泡 , 咁又點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eNALwamaDs

其實在做酒的過程中 , 由發酵過程到入樽 , 都會嚴格控制與空氣接觸或氧化, 所以會在不同程序中加入 CO2 carbon dioxide, SO2 Sulfur dioxide, Nitrogen …….等氣體 , 將空氣的溶量控制在某個 ml 之內 , 化學嘅嘢好難計得咁準 , 所以多多少少 CO2 & Nitrogen 溶在酒中 , 將支酒封印 , Molleydooker shake 只是將那些 Nitrogen 及氣體搖出來 , 冇左 Nitrogen 份子鎖住 metallic ions , metallic Ions 就可以正常地做媒介 , 發展香味。我自己試過 Molleydooker shake , 而大搖後開瓶嗅 , 我發覺果味是自然一點 , 冇咁擊倒性 但我始終覺得新酒必要時透長飲或寧願唔飲 , 畢竟 Life is too short for bad wines

讀完這篇文章 , 希望酒友想一想 , 改一改習慣 , 搖得有道理 , 不要係唔係都將杯酒搏命搖 , 我見到真的會心痛。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 Part II 解說篇

 

e2

大家若未做 Part 1 測試 , 勿睇解說 , 以免浪費我一番心機。

e1

大家答案會出現下列類似形式 ………….

A) 三個 同樣是 HK Dollars , 同樣是銀色 , 同樣物質製造

B) 三個 同樣是金屬  同樣是字向, 但不同價值

C) 三個 不同價值 , 不同形狀 , 同樣是 HK Dollars ,

D) 三個 不同大少 , 不同價值 , 不同形狀

你會得出一連串千奇百怪的答案 , 唔同組合 …………..

咁又即係點?

其實我是想知道 大家 不同”  這兩個元素的出現次序及組合

如答案 A 就連續出現 三個同樣 , 我簡稱 Similar, Similar, Similar (SSS)

如答案 B 就連續出現 二個同樣 , 一個不同 , 我簡稱 Similar, Similar, Difference (SSD)

如答案 C 就連續出現 二個不同 , 一個同樣 , 我簡稱 Difference, Difference, Similar  (DDS )

如答案 D 就連續出現 三個不同 , 我簡稱 Difference, Difference, Difference (DDD)

其實這個測試是想指出每個人接收訊息時 , 都會經過一套個人的 Filter 系統 , 將有用的信息吸納並剔失不要的信息 , 這種取向源自習慣成自然” , 大家會在不知不覺間進行 , 這個 Filter 系亦是測試者對任行事物的取向。

以下我嘗試簡單解讀這幾種 Filter 系統之特點:

先講第一類SSS , 這類人會先睇 “Similar” 的物事而不睇 ” Difference” , 你同佢講說話 , 佢會全盤接收及 say yes 符和, 你講佢信 , SSS 有近乎刻板的生活模式 , 每天重復一樣的習慣 , 飲食習慣來來去去都果幾樣, 衣品味很統一 , 喜歡某隻顏色就不會大變 , 服飾亦很傳統保守 , 較保守安於現狀 , 喜歡重復性或變化不大的工作 , 情非得己不會主動求變 , 一份工起碼做 8 – 10 年或以上 , 做到間公司執笠 , 無必都要唔會跳糟這類人喜歡做會計 , 文書 , 倉務 , 技術員之類工作

第二類 SSD , SDD, SDS, 這類人先睇 Similar  , 再睇 Difference , ”Difference” 的先後位置及 Similar 的多寡亦有些微影響 , 現階段不想太深入 講番呢類朋友:  SSD – 會有 70% SSS  的影子 , 但他們會加上小小不同 , 例如去同一餐廳同一坐位食唔同 , 喜歡同一款色但揀唔同顏色組合的衣服 , 或同一顏色不同色調 tone on tone 組合。 做一些重復性工作時會入加些新變化 , 亦可以說是安穩中求變化或升遷 ,  SSD 此類人一份工會做 3 – 5  , SDD 大約 2 – 3  , 年限後若無升遷 , 調職 , 新挑戰 , 這類人會萌去意。

第三類 DSS , DSD, DDS, 這類人會先睇 Difference , 再睇 Similar , 這類人會先同你持不同意見 , 然後又會同意、體諒、接受你的意見 , 你會聽佢講唔係 ….. 咁又係….. 咁又係 …….” 他們喜歡變化創新、挑戰、嘗新 , 不想刻板 ; 但一定要建基於一個不變因素 job security , stable income 或某種遊戲規則內 , 他們會去不同餐廳食同類菜式 , 衣有時會多變 此類人一份工會大約不會做多於 , 除非內部調職 , 或只有不斷有新挑戰 , 新 projects , 才可留住這類人 , 適合工作有如 designer, artiest, engineer, 演藝工作者 , 作家。

第四類 DDD 這類人佔全世界人口的 1% , 他們是名乎其實的包拗頸” , 總知你話去東 , 佢一定話去西 , 你話 Yes , 佢一定話 No. 總之都同你相反意見 , 脾氣唔好就都拗餐死 , 他們極之聰明 , 反叛而不依常規 , 貪新鮮 , 討厭板重複 , 他們喜歡找不同挑錯處 , 此類人一份工會不會做多過 1 – 2  , 我叫 job hopper , 他們的座右銘是魚唔過塘唔大”,  他們可將公司的內部 , 產品質素問題 , 企業問題全部幫你挑出來。 我以前與一位這樣的人合作過 , 佢做 Management Trainee 到每個部門做改善工程 , 當然係乏憎 , 但你又唔可以唔服佢睇到咁多問題出來 , 其實只要用得其法 , 未常為一件好事。  DDD 最適合做核數司 , 律司 , fashion designers , Consultant 等工作。

 

自己屬上述邊類呀上述四類人是否在大家的週圍出現? 係咪好好玩

我相信大家睇完這篇文章會即刻走去搵銀仔同朋友 , 同事去玩 , 其實唔使去搵銀仔 , 只要搵一些週圍而熟識的事物作比喻就得 , 例如巴士 , 小巴 , 的士 ……… 銀仔只係隨身搵到又方便又易明咁解。 另外做測試時最好唔好受其他人影響 , 人云亦云或抄人答案等等 , 咁就唔會準。 當然我每次做完都會有些如上述的 follow up questions 去跟進 , 以便更準確。 我可以講有時甚至連他們或你自己都不知道原來自己是這樣 , 我想講這個 filter 可以說是習慣成自然” , 生活或處事習慣 , 是在不知不覺間支配或表現出來 。其實若細心留意 , 你不難從生活模式中找到端兒提示。

每當我做 interview , resume 的工作紀錄中可以找到多少應徵者是屬於那類人 , 到見面時會問一些類似的問題 , 叫佢講以前幾份工關係………..睇下應徵者同 résumé 上吻合與否 , 加上些價值觀及其他預設問題 , 基本上我己大概知道應徵者是否適合空缺的類形與否。

當大家知道自己是那種取向 , 在選擇工作時 , 就會楝到自己的工種 , 例如一個SSS的人當你面對一份多變化的工作, 你會好辛苦 , 就算做到 , 但一定無DDS , DSS 果類人咁快咁好。 一個 DDD 的人放錯落 SSS 板重復性的工作模式 , 即係折磿佢叫佢 resign

你團隊中有位 SSS 的人 , 若你要去激勵佢就要用 Bottom line , job security 方面要佢改進 , SSD 就用安穩保加升遷發展 , DDS 就用改變、挑戰再加保 , DDD 就以變化、自由、創新、不定時 , 不定薪, bonus, ………….等這些元素去激勵佢。

若你有位 DDD 上司 , 你要 sell idea 俾佢 ,你明明要 sell plan A , 你就要先 sell plan B, C, D , 等佢否決晒 B, C, D , 最後才出你的 plan A. 假若你有位 DSS 上司 , 同樣你要 sell plan A, 你就要先 sell plan B 等佢否決一次 , 再出 plan A , 同打牌一樣 , 睇人而出牌 。或 sell 一個 idea 時用 DDS 方法去 present , 你就會較易成功。

當然我 AM 唔係教大家走精面 , 任何工夫都要做到足 , 你俾流上司 , 你係搵佢笨 , 最終自己會食番 , 只係教大家如何減少阻力 , 事半功倍 Get the things done , 時間去做其他喜歡的事罷了

同朋友及同事交往 , tune channels , 大家融洽又開心 ,  

對親近的人就更重要 , 尢其在生活習慣方面 , 知道佢係點 , 心想點 , 起碼捉到路 , 容易配合 , 亦叫一種細心體貼了解。 

搵對像起碼第一部要 key , 點 key 咪上述四種引出來的因素 , 共通點 , 例如 SSS SSD,  DDDDDS,  SSDSDS ………起碼唔係 SSSDDD , 這是第一步當然之後再加之前講價值觀 , 信念 , 趣………

無可否認人其實是十分複雜的動物 , 不可能完全話了解晒 , 但最低限度可以了解到自己 , 要知道若連自己都唔知自己想要 , 其他人就絕無可能了解到你 , 我好相信一定由自身開始 , 了解自己 , 愛自己 , 尊重自己 , 別人就會像鏡子一樣對了解你 , 愛你 , 尊重你 。

就像一滴水 , 激水波一樣 Every thing start from you.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 Part 1 測試篇

e1

怕俾人鏟 , 要用行動證明 …………..

今次再同大家分享一個極簡單而又受用無窮的心法

為確保結果準確 , 我決定將解說 Explanation 部份放在下一篇

首先來玩個簡單測試 , 上述圖中的三個銀仔 , 請講出三個它們的關係?

如大細 , 價值 , 形狀  ………. 什麼也可以 , 但要快 , 用自己直覺 , 唔好唸得太複雜 , 唔好抄隔離 , 誠實一點

放心 , 信我 AM 人格保證唔會整蠱你。

將答案寫在紙上 , 寫好了就睇下一篇解說。

Torres Gran Coronas Mas La Plana – 西班牙鬥牛勇士對對碰 – Part 2

1987 Torres Gran Goronas Mas La Plana Gran Reserva Penedes  $500

1988 Torres Gran Goronas Mas La Plana Gran Reserva Penedes  $480

– 87 , 88 這一對最為有趣 , 首先兩支比對 76 , 77 支多了點果實味及酒精感 , 而酒味更具活力及一份年青的熱情

– 87 這一支酒的酒味曲線比 88 更平順 , 氣度優雅 , 不溫不火 ,而他的酸度在中段表現得最好 , 能幼細地涵接頭段的果味及後段的收結餘韻 , 這是當晚六支中表現最 Classic 的一支 , 亦是最細緻優雅的一支。

– 87 有此表現是由於葡萄在不太熱但又適當的氣候中長熟 , 成長出果肉、皮、 , 甜酸比例均衡的葡萄 , 這樣的葡萄才可做出較 classic的幼細表現。但以西班牙酒的表現尺度來說 , 又可能太娘娘腔”, 缺少一份豪邁氣慨 , 所以要如何取捨就真係要睇個人喜好。

– 88 初段帶酒精感 , 果味較平面而短 , 中段帶葡萄皮的微苦 , 酒體較厚但酒味曲線由最初的豐厚而到中段急下滑 , 缺乏 87 中段的酸度承托 , 整體表現頭重尾輕 , 中段顯得有點空洞。 

– 88 年有此表現好有可能是當年天氣較熱 , 葡萄糖份較高 , 而葡萄因太熱就使葡萄皮變厚以防止水份流失 , 所以出現前段厚大 , 酒精較強 , 中段微苦 , 而中段缺少酸度 , 顯得頭重尾輕。

1989 Torres Gran Goronas Mas La Plana Gran Reserva Penedes $530

1990 Torres Gran Goronas Mas La Plana Gran Reserva Penedes $450

– 89 , 90 這對酒的另一有趣地方是 90 這支很新派 , 很摩登 , 有點似 New World Style

– 90 展現是一種熱情 , 充滿活力動感 , 結構實在的力度 ,但又未至於粗獷一類 ,  這是當晚六支中之最有活力 , 若當晚有多一支同樣是 90年代的就可以引證是酒莊改變風格 , 定只是單一年的結果 此酒正如一年青鬥牛士 , 充滿活力 , 風華正茂 , 充滿形格及變化。 若喜歡活力及濃厚的美派酒友 , 這支應該會幾飲。

– 90 這支酒來得快 , 去得亦快 , 在杯中半小時左右就有點散散地

– 89 表現則是介乎 87  88 之間 , 他有 88 的前段熱情 , 但中段酸度承托力不差 , 很平而有骨架 , 其實相當平均 , 但出奇地自己反覺冇 Character , 好似倒模一樣 , 有時都覺幾真難服待。

NV Torres Moscatel Oro Vino de Liqor (Dessert Wine)  $150

茶色酒身 , 指甲油 , 柑皮 , 百花蜜香味 , 入口不算太甜 , 柔滑易飲, 中厚酒體 , 酸度不算高 , 沒有太大驚喜 與在場甜品煎八寶飯很配 , 八寶飯的糯米中和了酒的甜味 , 而八寶飯的微甜及果子亦豐富了酒的味道 , 大家都覺得飲完甜酒之後很想來一口八寶飯。

總結

– 六支酒中個人最喜歡的次序為 87 的優雅 , 77的成熟細緻 , 76的成熟 , 90的熱情活力 , 89的平均 , 88 六支就如六位鬥牛勇土一樣 , 展現不同風範個性

– 六支酒的酒莊風格一致 , 77 , 76 支木桶風味古樸 , 我推測是否由於當時技術未發展到用溫控不銹鋼桶釀酒 , 而是傳統木桶技術釀酒有關。

– 六支酒的生命力不算很長 , 不要過度透氣 , 即開 , decant 然後落杯 , 在杯中超過一小時會失魂落魄。

– 六支酒酒塞的新淨程度 , Label 的完整性 , 我大膽懷疑這幾支酒會否最近才從新入樽

– 另外我亦推測酒存放在一個非常低溫地底酒窖中 , 酒是冬眠、卅十年 , 所以酒有如此鮮色及全無老態。

– 低溫釀藏亦令酒的成熟速度減慢 , 但若長期處於低溫而缺泛適當的溫度變化 , 反而阻礙酒的熟成 , 酒會缺泛一種深層細緻的內涵及複雜性 , 而一支缺乏深層細緻的內涵及複雜性的酒 , 層次及價錢不可能有太好表現 , 一支卅年陳酒買 $7xx , 時間成本 , 儲存成品跟本不成正比 , 除係用家之福外 , 不知可說什。

–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有錯誤請指正。

– 平心而論 , 三十年、廿年或十年的西班牙酒 , 支酒唔死己屬萬幸 , 加上有如此不同表現 , 如此價錢 , 一分錢三分貨 , 若再多多要求 , 可能行出街會俾雷劈。

P.S.

原本星期六己寫好 , 但近期出 Blog 太密, 而我 Blog 內容又長又唔係容易明 , 有朋友話睇都睇唔切我恐怕大家消化不良 , 有些傾向想減產甚至脫期 ………….

 

Torres Gran Coronas Mas La Plana – 西班牙鬥牛勇士對對碰 – Part 1

d1

一支三十年、廿年或十年的西班牙酒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

我相信大家會同我一樣咁好奇 , 所以當酒友 Ah Dee 問我有冇興趣試一試時 , 就好像一度閃電擊中了我這酒癡的心魔一樣 , 原本當日亦有人邀請但自己尚未答覆 , 我知道在另一邊廂就算我不出席的都會玩得開心 , 而且對那間餐廳的熟識程度 , 跟本就像自己半個家一樣 , 況且能有機會學酒及增加經驗永遠是我的 High Priority , (我很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次序) , 所以我很快就可作出決定。

當晚主角是 Torres Gran Coronas Mas La Plana 分別是76 ,  77 , 87 ,  88,  89 & 90 , 再加兩白一甜前後夾擊 ,  11 位酒友支酒 , 自覺是一個非常好的比例。

六支紅酒同時約 2000 hrs 一齊開 , 出奇地六支酒塞都不晦不爛 , 堅挺如新 ( condition 來說有如 95 以後的酒塞) 兩個 Decanters , 每人兩隻杯 , 分三組  76 + 77 , 87 + 88,  89 + 90 , 玩美酒對對碰 , 酒到飲時才過 decanter 再落杯。

但凡玩 vertical tasting , 自己會先訂下一些目標 , 六支酒大家是同門師兄弟 , 天、地、人三種因素會近似 , 理論上相差只在 10%  – 20% 之間  , 甚至更少 , 所以要留心在酒味上的差異 , 眼於:

天氣因素對酒的表現 ,

不同階段酒成熟度的表現 ,

酒莊風格是否統一 ,

三方面去比較及引證。

白酒先來

Torres Vino Sol Blanco Catalunya 2006 $65

色澤淺黃 , 香味較簡單 , 柑皮 , 檸檬 , 少許蜜糖 , 入口頭段較聚 , 中段酸度足夠 , 酒體不算太薄 , 而帶微苦收結 , 酒味曲線如過山車伏 , 這酒用 Parellada [par-eh-LYAH-duh] 一隻源自西班牙的葡萄加 Chardonnay 釀製 , 難怪帶 chardonnay 的微苦 一分錢一分貨 , 不能要求什麼。

d4

入正題先講六支酒共通點:

酒色深紅 , 玫瑰色邊 , 香味帶木桶 , 熟果 , 雲呢那 , 香草 , 皮革 , 玉桂 , 酒體中厚 , 入口感覺柔和 , 酸度不算高 , 單寧柔順 , 複雜性及變化不算很大 , 較平面 , 收結較短 , 而餘韻是帶礦物及果酸的生津感 , 整體感覺舒服易飲。

我不打算一對一對去寫評語 , 因為他們有 80% 相似 , 反而集中寫他們的特點:

1976 Torres Gran Goronas Mas La Plana  Gran Reserva Penedes $740

1977 Torres Gran Goronas Mas La Plana  Gran Reserva Penedes $640

– 以酒色澤來說就算 76 , 77 卅十年酒竟然毫無老態 , 沒有磚邊色 , 就算三文魚色邊都沒有 , 兩支酒色澤以 76 略淺。

– 當我試這一對 76 , 77  , 香甜椰油味 , 雲尼那味撲鼻 , 隨後是皮革 , 煙燻味 , 木桶風格明顯 , 這是其他 87 , 88 , 89 , 90 年份所缺少的。

– 兩支酒表現成熟 , 柔順舒服 , 單寧己完全不覺 , 變化較平面 , 亦少一份故事性及細緻的表述

– 77  76 多了一些果味細節及果酸 , 平衡性亦較完整。

– 76 , 77 這一對表現有如資深鬥牛勇士一樣 , 外熱內冷 , 外表華衣盛服 , 而內心是出其的冷靜 , 每一動作簡單而利落 , 表現從容 , 不賣弄花巧

To part 2 ……..

愛與夢飛翔 – I Believe I Can Fly

c44

(很喜歡這張借來的相片 , 它與文章及歌曲太吻合了)

上兩篇文章同大家分享了導向成功的心法及價值觀對人生的重要性 , 原本打算收筆轉轉話題 , 但心中始終覺得有好像有什麼重要東西未完成 , 很想多寫一篇關於信念 Belief 。

信念其實源自一個念頭 an Idea, 不論這念頭是真是假 , 有否根據 , 只要把它當成真的去接受就能發揮效果

信念不會自然生成的 , 它可以是從過去的經驗中累積而學會的 , 亦可仿製借用 , 它是人生的指南針 , 指出我們人生的方向及品質。 在價值創未來一文中 , 我同大家分享過價值觀不可以借用或全盤套用 , 但信念剛好相反 , 只要你願意或覺得與自己價值觀吻合 ,你就可以複製借用 , 簡單一點 , 若你套用成功人仕 , 偶像的信念 , 思想就會改變行為 , 而令你啟發自己的潛能 , 意志力 , 耐力 , 體能 , 向着成功的方向前去。

信念是一樣看似抽象 , 但其實是十分利害的精神力量 信念令患有頑疾的人戰勝病魔 , 信念令人在惡劣情況仍要持下去 , 信念令人追求卓越 , 令人願意無償付出及不惜犧牲性命……….. 無可否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都找到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信念亦有分建設性及摧毀性 , 它有如此力量 , 但可惜不人人懂得如何去好好運用 , 其實非常可惜。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 現今資訊泛濫 , 人腦會將不須要的資訊自動捨棄 , 而只挑選對自己有用的訊息 ; 做一個簡單實驗 , 我們若不打算到外地旅行 , 我們跟本不要去留意一些目的地旅行廣告 , 但當你打算去旅行時 , 好自然地你會覺得相關資料會自動湧現 又假你若想飲某些美酒 , 你好自然會去留意一些美酒資訊 , 評分報告 , 價格 …………一切都是自然地進行若你想玩 HDTV , 你就特別會去留意人講什麼是解像度 , 什麼高清 , 標清 , 某牌子型號功能比較云云………….換句話說 , 你只要話俾自己聽想要什麼 , 你的大腦就會自動幫你去留意有關的資訊 , 協助你選擇有用資料 , 若配合你 , 當資源及時間配合 , 你就可以做到想做的事 , 事情就是這樣簡單。

我們經常以為一個人的成就深受環境所影響 , 有什麼樣的遭遇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我覺得好荒謬 , 影響我們的絕對不是環境或遭遇 , 要喜劇定悲劇 , 要豐富還是無聲無息 , 完全取決於我們抱持什麼樣的信念。

最常見是人們常常會對自己本身或能力產生自我設限”  “I can’t do this……..” 其中可能曾經失敗過 , 所以對未來不敢寄望會有成功的一日 , 事實上可能內心乃害怕遭到挫敗的打擊 , 人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絕對是正常 , 但若 idea 在內心成為一根深柢固的信念 , 當將來遇到事時便躊躇不前 , 亦不會盡全力 , 這樣的信念就會扼殺你的潛能 , 毀掉你的希望 , 亦對自己失去信心 , 從此停止任何嘗試 ………..  不用說 , 這又怎會有好結果!

另一例子是在大家年少時被灌輸某種信念 , 例如 , 朋友說我很醜 , 我很冇用 …………一類 label 性句子 , 而自己信心不夠而將這些話當以為真 ,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夠如願 , 同樣地此 idea 在內心成為一根深柢固的信念 , 成長後變成一種防礙性信念 , 不用說 , 結果可想而知!

相反地 , 若你成長時家庭父母能給予一個有用信念給兒女 , 一定比任可物品更可貴。

若我們可以研究成功人事及他們的信念 , 例如著名人權領袖馬丁路德甘最經典的一句口號 – “ I have a dream……….” 人類登陸月球 , 微軟主席Bill Gate 創製 Windows ………. 你會發覺他們的信念在當時人們都覺得可笑而不加理會 , 甚至視為邪說及抗拒 , 但事實證明他們都改變了世界 , 更能將願望成真

可能大家都唔想玩到咁大 , 或唔想信可以玩到咁大 , 但若簡單一點 , 若大家可以借用某些對自己有利的信念 , 而又可令自己活得豐富而快樂 , 又何樂而不為?

當然信念是一種思想動力 , 它能協助你找到正確方向 , 有效運用資源 , 尋找可達目標的路  , 將你同目標拉近。 就好比登山一樣 , 有了目標 , 路線圖 , 裝備糧草 , 然後要踏實一步一步上山 , 在艱難時刻信念會支持你繼續 , 及輕易放棄 , 去能達到夢想效果 , 不要天真到以為有信念就能無痛地不用努力就可以一步登天 , 若有人咁同你講可以 , 你最好睇實自己荷包。

要講落去 , 真的寫十篇八篇都講不完 , 我反而想同大家分享幾個自己的信念。

面對逆境

每件事的發生 , 一定有其原因和目的 , 並且有益於我

我不怕挫敗 , 打擊 , 失去, 痛楚 , 不完美 , 因它們能令我成熟 , 更強 , 及更具人性。

沒有失敗這回事 , 只有結果 , 它助我修正方向 , 拉近與目標距離。

任何艱難的日子都會過去 , 明天會更好。

面對工作

若能全心投入 , 會有恆久成功。

視工作為遊戲 , NG 了 Take Two 來 , 化腐朽為神奇

幸運是自己努力作好準備 , 而當機會到來是能夠把扼 , 若今次錯失機會皆因有一個更好的等着我。

面對生活

只要有夢想 , 凡事可成真 ,  Always have dreams and work on them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 要收成 , 就先要付出 , 這是大自然的定律。

追求卓越 , 亦追求和諧 , 剛柔互濟 , 互相平衡

當然我還有更多能協助我的信念 , 十多年來我不斷收集一些對自已有用的信念 , 亦將一些防礙我的信念從寫或剔走 , 而這些正面信念 , 多次協助我達成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目標或夢想 , 亦在我人生的黑暗低潮時 , 渡過逆境 , 自己今天須不是什麼成就 , 但算是個開心快活人 我亦時常鼓勵身邊朋友要有夢想 , 不論是什麼夢想 , 總之是你自己最想要的 , 只要想信你可以 , 就可以達成 只要有理想 , 凡事可成真

朋友 , 你有夢想嗎 ? 只要想信可以 , 你就真的可以 ……………………

朋友 , 展翅高飛吧 !


I believe I can fly    R. Kelly

I used to think that I could not go wrong
And life was nothing but that an awful song
But now I know the meaning of true love
I’m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If I can see it, then I can do it
If I just believe it, there’s nothing to it

*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I think about it every night and day
Spread my wings and fly away
I believe I can soar
I see me running through that open door
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fly
Oh I believe I can fly

See I was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down
Sometimes inside us, it can seem so long
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
But first I know it starts inside of me

Could I believe in it?
If I can see it, then I can be it
If I just believe it, there’s nothing to it (*)

三篇文章 , 特別送給一位在迷霧中的好友 , 及一些對文章有共嗚的知音有緣人。

價值創未來 – 了解自己的人生密碼

c35

假若有一天上帝給你三個願望 , 你會選擇什麼 ?

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 , 但不外財富 , 健康 , 快樂 , 名譽 , 權力 ……………  , 若真的願望成真 , 你真的快樂嗎 ? 定還是更空虛 ?

若以財富為例 , 若我繼續問為什麼財富對你這樣重要 ? 答案可能是 : 物質享受 , 成就感 , 安全感 ………. 我繼續問為什麼物質享受 , 成就感 , 安全感 ………….對你這樣重要 ? 一層一層不斷的問下去就會發覺可能自己最終所要的其實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 , 例如 , 愛與被愛 , 正直 , 受尊重 , 成長 , 英雄感 , 責任 , 安全感 , 自我肯定 , 關心 , 讚賞 , 仰慕  , 分享 , 成就 , 個人能力 ……….這一類感覺性價值觀 , 這才是最終的答案。

若再將這些價值觀的比重由一到十去排列 , 就會出現自己的價值觀次序 人生密碼

咁耐 , 咁大個圈其實想要大家唸 , 去問問什麼是自己的價值觀 ? 家庭 ……. 事業 ……….. 跟住答唔出 !!

什麼叫價值觀 , 聽就聽得多 , 真有幾人認真唸過 , 簡單的說就是每個人判斷是非黑白的信念 , 引導我們追求所想要的東西 其實好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 , 甚至借用別人的價值觀來當作是自己的價值觀 , 不要笑 , 是真的 ! 而另一個常見的就是不明白自己價值觀的優先排列次序人生密碼”密碼唔 , 跟本打開不了自己的心鎖 , 不知什麼或怎樣令自己快樂 , 或令自己痛苦 , 到老一場空。

舉個例 , 假若你的價值觀第一位是家庭 ………. 若有份工要你離鄉別井的長期與家庭分離 , 如果你清楚明白而又堅守自已的價值觀 , 就多多錢你都唔會去做。 但若果你的價值觀是個人成就為第一位的 , 你就會千方百計去完成自己夢想。

又以上面例子 , 若果我再問這人為什麼 家庭 , 個人成就 對你這樣重要? 而這人的答案是令最愛的人自豪 , 證明自己有用 , 咁就大件事啦!  因為更深一層的答案才是真實答案 , 而他追求的跟本不是真正令他快樂所須 , 就算這個人在事業上很成功 ,他亦因只顧工作而很少機會享受家庭 , 親情 , 最後卻換來妻離子散 , 沒有最愛的人去分享 , 到頭來只會於內心混亂 , 反而更覺失敗 , 失落 ……..

又另一例子 , 當你知道公司的價值觀第一位是盈利 , 第四位才是人事發展 , 你會發覺公司所有決策都會以怎樣增加盈利因素為優先 , 而投放在人材發展的資源會相對少 , 甚至一朝功成萬骨枯 , 若你的價值觀是以以人為本的 , 就會出現價值觀的衝突 , 你一定會做到無癮。 但若換上另一位價值觀是個人成就感為首的同事 , 因兩者價值觀相同 , 咁佢一定比你出色。

有時同一問題出現不同決策其實亦是價值觀不同的原因。好多時在工作上都會出現類似情形

 

價值觀亦可細分為: – 人生 , 工作 , 家庭 , 朋友 , 愛情 而所訂立的感覺一切基於人“追求快樂 , 避免痛種習性及過往經驗。

你可以用一張白紙將對上述每一項 , 列出一張價值觀清單

就以朋友為例 , 問自己三條問題 :

1 )  你最渴望朋友怎樣對你 ? What you really want (追求快樂)

2 )  你最討厭朋友怎樣對你? What you don’t want (避免痛)

在問題一 , 你可能列出 關心 , 快樂 , 溝通 , 尊敬 , 有趣 , 成長 , 幫助 , 挑戰 , 美麗 , 好感 , 默契 , 自由 , 誠實 ………這十幾項特質答案。

在問題二 , 你可能列出 , 略 , 出賣 , 欺騙 , 傷害 , 悔辱 ………..  

3)  秤一秤 , 那一樣對你較重要 ……….. 1 – 10 列出一張價值觀排行旁。
得出的兩組答案 , 不論你的答案有多長 , 只取最重要的頭六、七項巳足夠 , 這就是你對朋友價值觀的密碼。做完這個問卷你會對自己更了解

價值觀的先後排列 , 就等同開啟人心的密碼一樣 , 所以若你知道自己的密碼 , 你就很清楚怎樣去得到快樂 , 為什一些事會令自己痛苦 , 自己的死穴何在 , 而如何去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 當衝突發生時知道原因為何。 知道身邊愛人 , 親人 , 朋友 , 同事 , 上司的最重要幾個價值觀 , tune channel , 加上有效的溝通方法 , 不難如魚得水。而每位成功人仕 , 們都可以清楚告訢你 ,  們的價值觀為何。

什麼時候用這套價值觀的密碼 ?

就是當你面對難題或重要決定是 , 套密碼就會幫你去作出正確選擇。

當你開心或失落時 , 印證一套密碼就會明白是什麼令你有此反應。

當你為自己訂立目標 , 理想 , 人生大計時 , 與這套密碼對照 , 看看有否衝突 , 就會清楚明白自己要得到的是否自己真的所須。

遇到新朋友 , 若大家交友的價值觀近似 , 你就會發覺大家相逢恨晚 , 頓成莫逆之交。換句說話這就是你選知己的 Shopping List。

若你明白身邊人的價值觀 , 更能令你了解他/她的想法做法 , 做令他/她快樂的事

若你的理想對像的價值觀次序是與你有很大分別 , 甚至衝突 , 咁你就要唸清唸 , 嫁雞隨雞 , 大家就唔就到 , 免得將來火星撞地球

若你明白上司的價值觀時 , 你就更明白他為何作出如此決策 , 去配合 , 去適應 , 避重就輕去進諫 , 減少阻力 , 事半功倍。

若你明白你敵人的價值觀時 , 你已不戰而勝 , 他將不會再是你的敵人。

這篇文章其實是呼The Commodity of Kings  一文中第四點 Clarity of Values 而寫的 , 信不信 , 做不做 , 大家自己去決定及選擇吧 。

P.S.

需要 沿

The Commodity of Kings – 一套導向成功的心法

c33

一年之始 , 總聽到很多人講大計 , 回顧 , 展望等一些 FAQ 。好多人都會唸唸例牌答案 , 但一年復一年 , 年年如事 , 而亦年年如舊無改進 , 得個講字 , 真係講人自講……… 相信很多朋友有類似經驗。

近日從好友 email 中得知他亦面對很多問題 , 很多困惑 , 年青人有問題絕對正常。自己都年青過 , 當然明白箇中問題 , 其實每個人都想成功 或突破, 亦對人生的成就有一套演譯方法 , 財富 , 權力 , 快樂 , 美滿家庭……..不論目標是多偉大 , 多緲少或對你代表什麼 , 想信無人會喜歡失敗。

但有無想過要成功 , 突破 , 就一定要付出很大努力及走一條方向正確的路徑?  今日想同大家分享自己十多年前源用至今的一套對人對事心法 , 亦可以說是自己突破或步向成功之地圖 。

一切招式皆源自這七點 , 而此七點一不離二互相關連 , 不論在事業 , 家庭 , 婚姻 , 人際關係 , 興趣都可套用 , 而自己每年只會回顧自已在這七點上做得足夠與否 , 或用什麼方法去改進 ……

認識我時間較長的朋友 , 不難從我平時對人對事的態度中 , 引證這心法的功效 , 並非空有理論 , 紙上談兵。

The Commodity of Kings

 

People who have attained excellence follow a consistent path to success:

1.     Passion – All of these people have discovered a reason, a consuming , energizing, almost obsessive purpose that drives them to do, to grow and to be more! It gives them the fuel that powers their success train and causes them to tap their true potential.   It is passion that cause people to stay up late and get up early.  It’s passion that people want in their relationship.Passion give life power and juice and meanings.  There is no greatness without a passion to be great whether it’s the aspiration of an athlete or an artist, a scientist, a parent or a businessman.

2.     Belief – Every religious book on the planet talks about the power and effect of faith and belief on mankind.  People who succeed on a major scale differ greatly in their beliefs from those who fail.  Our beliefs about what we are and what we can be precisely determine what we will be.  If we believe in magic, we will live in a magical life.  If we believe our life is defined by narrow limits, we’ve suddenly made those limits real  What we believe to be true, what we believe is possible become what’s true, become what’s possible.  Many people are passionate, but because of their limiting beliefs about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can do, they never take the actions that could make their dream a reality.  Passion and belief help to provide the fuel, the propulsion toward excellence. But propulsion is not enough, we need a path, an intelligent sense of logical progression.

3.     Strategy – A strategy is a way of organizing resources.  When Steven Spidlberg decided to become a film maker, he mapped out a course that would lead to the world be wanted to conquer.  He figured out what he wanted to learn, whom he needed to know, and what he need to do.  He had passion, and he had belief but he also had the strategy that made those things work to their greatest potential. Every great entertainer, politician, parent or employer knows it’s not enough to have the resources to succeed.  One must use those resources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A strategy is a recognition that the best talents and ambitions also need to find the right avenue.  

4.     Clarity of Values – Values are specific belief systems we have about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for our lives. They’re the judgments we make about 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  Many people do not have a clear idea of what is important to them. Often individuals do things that afterward they are unhappy with themselves about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not clear about what they unconsciously believe is right for them and others.  If your strategy for success requires you to do things that you do not fit your unconscious beliefs about what is right or wrong for your life, then even the best strategy will not work.  The problem is there’s an internal conflict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values and his strategy for achievement.

5.     Energy –  People of excellence take opportunities and shape them.  They live as if obsessed with the wondrous opportunities of each day and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one thing no one has enough of is time.  Great succes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hysical, 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energy that allows us to make the most of what we have.

6.     Bonding Power – Nearly all successful people have in common an extraordinary ability to bond with others, the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and develop rapport with people from a variety of backgrounds and beliefs.  The greatest success is not on the stage of the world. It is in the deepest recesses of our own heart.  Deep down, everyone needs to form lasting, living bonds with others.  Without that, any success, any excellence, is hollow indeed.

7.     Mastery of Communication – The way we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n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with ourselves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  People who succeed in life are those who have learned how to take any challenge that life give them and communicate that experience to themselves in a way that causes them to successfully change things. Mastery of communication is what makes a great parent or a great artist or a great politician or a great teacher.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failure,  only result. – 一句送給好友的銘言。

慾練神功 , 不須自宮 , 但須用功 , 日子有功 , 定必成功 。

 

Cheateau Margaux 1983 – 埃及妖后

c22

上天總算待我不薄 , 踏入新的一年 , 第一支要我品嚐的竟然是 Chateaux Margaux 1983 ………….

上年一月曾經試過支 Margaux 82 , 六月試過支 94 , 以年份來說 , 這支 83 比之前兩支更靚 , 但在另一方面亦是最多機會 Corked 的一個年份。從外觀睇 , 酒蓋冇谷 , 水位亦好靚

上年飲 82 , 嘗試將支酒作長時間透氣 , 將支酒得好盡 , 經過一年的經驗 , 今次不想用以前方法 , 想調節一用一過較溫和的手法去處理。

1700 hrs 開瓶 但個塞好 ”枚” , 用酒刀九成機會折斷 , 所以出動開舊酒必備的呀蘇”開。上天保好彩冇 Corked 。

c23

1730 hrs 試第一口 , 果味充盈 , 酒表現難免有點緊 , 酒精不算太強 , 很華麗 , 很有氣派 , 收結頗長 , 從此推斷若要在 2000 hrs 落杯時有好表現的話就應該要進行 Decant。

1800 hrs 將酒慢流落 Decanter , Decant 完後加 Stopper 封樽, 令酒作有限度透氣。 當酒過樽時酒香飄飄 , 但並不是熱情湧一類 , 酒渣很多 , 幼細如粉沫, 若不用 filter paper, 成支酒可能只得 80% 可用 , 自己用 filter paper 隔了一杯去作一杯到尾品試。

c24

1830 hrs 酒香開始散發 , 離開一呎開始聞到淡淡酒香。

2000 hrs 落杯 , 酒色深紅有少許啞色 , 些微磚色邊;香味帶成熟黑加侖子 , blackberries , 雲尼那 , 少許甜栗子 , 表現方式絕對是高傲及冷艷的 , 但亦因此更誘人 , 令人迷醉 ; 入口口感輕柔 , 中輕酒體 , 酒質輕柔如絲 , 令人聯想美女那滑不溜手的肌膚果味複雜而充滿細微伏變化 , 中後段有少許煙草、松柏的微苦、烤肉的甜味, 亦有小許酒精感 , 單寧幼細得近乎不存在 , 隨後而來是生津的果酸及 mineral 質感 , 良久不絕 , 幽幽果味在口中、喉底停留了約分鐘 ………….

無誇張只係一口酒就給了我如此豐富的味覺享受 , Elegant 中帶有一種奪魄勾魂的魅力 , 我心神不禁為之一盪 , 嘆了一句真不愧為五大之一。

2030 hrs 酒香散發像紫羅蘭的花香 , 仍然是那種高傲不群 , 嗅深一層 , 你會覺得內裏一點甜 , 這不是 過熟 的濃甜或 未熟 的酸甜 , 而是葡萄成熟度恰到好處的鮮甜。

2100 hrs 酒香散發烤牛肉 , 少許粟米 , 雪茄盒的香氣。

2130 hrs 試第二口 , 那柔和而有微細伏的曲線 , 質感是無可挑剔的幼滑及優雅迷人 , 各樣味覺如之前一樣再一次在口中出現 , 而每種味覺彼此是互相緊扣及出現時間均等 , 若非有絕佳的平性 , 細緻及工整的結構, 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有如交響樂的表現 , 而今次我更感受到中段的一種由酒精混和複雜酒味帶出的 power , 那是這支酒本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 character 或生命力 ; 細長而是由鮮味帶動的收結及餘韻 , 少許 earthy ,  而在最後一切餘韻過去之後 , 你在口中及呼吸中仍殘留 Margaux 的酒香 , 歷久不散 , 非常厲害 。 以今天表現這酒絕對可以再 aged 多五年以上。

2230 hrs 酒的香氣變得有點鹹梅子的香味 , 仍然成熟迷人 , 但酒味變得較酸 , 酒開始解体下坡 , 開瓶再加 Decant , 一杯到尾玩到 5.5 小時 , 你怎能不折服。

c25

對比 Margaux 83 ,  82 真的相差太遠 , 我曾以風光過後 , 歷盡風霜 , 年華逝去 , 身體力不從心 , 內心辛酸愁苦 , 寂寞無奈 , 退隱江湖的娥媚女俠去形容 Margaux 82

Margaux 83 的香味表達方式 , 帶有深層不易流露的高傲及冷艷 , 優雅中帶奪魄勾魂的魅力 ;  而她的酒體表現絕對是位風華絕代 , 美艷風流 , 才華令人折服的女中豪傑 ; 酒的幼滑質感 , 就如美女那滑不溜手的肌膚 , 令男人產生暇想 , 而她的結構極具皇者的懾人氣勢 , 非常有 power, 足令群雄低首 , 甘願為其裙下 , 可謂傾國傾城 我完全認同神之水滴 6 中用埃及妖后 Cleopatra (克麗奧佩特拉) 來形容 Margaux  2002 的含意 , 而這支 83 更是另一種成熟 , 優雅 , 誘人 , 具女皇氣派的一種表述 。

若要用音樂表達我腦海中出現了一首 – Misirlou

 


 

2008 年的第一支酒竟是如此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