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討論吹喇叭事件 , 轉轉話題 …………….
大家不要奇怪我去上堂 , 其實我無時無刻都想找機會進修 , 進步 , 跟真正高手去學習 , 而 Simon Tam 是我其中一位佩服及仰慕的導師。
在葡萄酒的汪洋中是沒有對岸的 , 越學得多 , 越發覺自身渺少 , 正所謂天外有天 , 人外有人 , 能夠多角度學習 , 集各家之長 , 才可更上一層樓 , 海之所以為大 , 因為不嫌百川 。
原本只打算報讀 兩堂 , 但始終逃不過命運的巧妙安排 , 結果上足四堂。 當然我絕不後悔 , 我每一堂都很享受 , 溫故知新外 , 我亦將自己一些零碎的概念串連、貫通 、整合 , 將錯誤的觀念糾正 , 從新定立方向及一些標準 , 現在仍有些新概念尤在消化 , 溶匯中 , 自感獲益良多 , 有助我在葡萄酒的汪洋中有所指引 – “普渡慈航” 。
投資在學問上的金錢、時間 , 永遠有最佳的回報 , 知識之外, 亦要學品酒技巧 , 理論加上實踐 , 再累績經驗 ………請不要期望我在此公開課程內容 , I am sorry , 因為這是不道德的 , 我只會建議大家去上堂 。
他日有緣相遇 , 我會與大家分享心得 , 但請不要問我歷史 , 地理 , 酒莊背景之類資料性問題 , 自己年紀大、記性差 , 資料性不是自己強項 , 真的要返歸查查書 ; 但一杯酒如何去品嚐欣賞、質素如何 , 倒會知無不言 , 如實相告。 今後在我的 tasting note 中 , 我會慢慢將所學的溶入 , 用另一途徑與大家分享。
以下是每堂自己所學到的:
Which Red to Age and How Long
– 改變 “搖杯” 的習慣 , 不要一見酒就搖 。
– 如何分辨一支酒是否脆弱。
– 令我了解到現在流行的兩派口味 – 美派 , 英派 , 兩種口味的取向。
– 酒味曲線的運用及意義。
– 應從怎樣的角度去品嘗一支酒。
– 整合了很多零碎的概念 , 對酒味變化背後意義多一分了解。
– 如果分辨一支酒值得存放與否 , 存放後支酒將來會是何摸樣。
Bordeaux 1998-2004
– 天氣對葡萄酒表現 , 如何從酒體中找尋年份因素 。
– 好年份是否真的這麼好及物有所值。
– 怎樣才是 Classic Bordeaux 的風格。
– 飲木味定飲鮮味……….
German Pinot Noir and Burgundy Grand Cru Challenge
– 一支 Benchmark Pinot Noir 應有的風格及表現。
– 德國 Pinot Noir 的水準及物值比。
– Pinot Noir 的陰陽特性表現。
– Unfiltered Burgundy 的特性。
Champagne Tasting
– 香檳中三種葡萄在酒味上的不同及其作用。
– 香檳中三種葡萄在酒味曲線表現。
– 一支名貴香檳潛質在那裏及如何欣賞。
– 香檳的酒味曲線。香檳中何謂結構 , (same thing can be use in white wines)
– 兩支不同牌子香檳混合的互補效果。
– 一試定江山 – 香檳冇氣之後是怎樣的一回事。
在上課期間中亦認識到幾位 Blog 友 , 在此說聲 – 幸會 , 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