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很喜歡飲舊酒 , 所以一聽見呀 Dee 搞 Bordeaux 舊酒 tasting 已雀躍不已 , 而且今次仲唔止 一兩 支而是 78 , 89, 90 三個不同年份 , 每款三支 , 如此一個學習機會 , 豈能錯過 , 不由分說立即報名。
今次 9 支紅酒雖然並非相同酒莊 , 但可以從中體驗 78 (29年) 舊酒的風格外 , 亦希望向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對舊酒的欣賞角度 , 其二亦可比較 89, 90 (一個 Finest唔錯年份及一個 Extraordinary 極好年份) 對酒表現的分別。 當然酒莊風格亦對酒有影響 , 但求同存異 , 用心推搞 , 不難去明白及增加經驗。
所謂捉到鹿要識脫角 , 面對 9 支珍品 , 如何處理亦是一個重要環節課題 , 不可輕率 , 英雄所見略Dee , 我倆都覺得要趁大家仲清醒 , 味覺較敏感 , 精神較集中時 , 先嘆 78 ,之後第二環再試 89 , 第三輪才試90, 另一方面亦俾多些時間 89 , 90 透氣發揮 。 計劃一定即排好次序 , 每組三支 , 三個 decanters , 每人三隻紅酒杯 , Colour labels 齊備以供識別 , 先飲香檳清清味蕾及熱身 , 所有 9 支紅酒 1900 hrs 同一時間將開酒 , 先原瓶透氣 , 到飲之前才decant 落杯。

今次順帶一提 , 一般舊酒一定有渣 , 酒經舟車勞頓運送 , 酒渣一定會被 “揚” , 多少影響酒味 ; 有些嚴格的玩法甚至要定神 2 星期才開, 當然又唔使玩到咁 pro , causal , 實際就得 , 所以Dee 一早就將酒預先到場 , 卑時間酒定一定神。
另外一支酒 14 人去分 , 一定會樽底朝天 , 臨尾亦一定會有人要飲酒渣 , 飲酒渣那位幸運人士一定會滿口酒渣 , 有苦自己知 ; 所以我會帶些日本城 $10 包無添加coffee filter paper , 自己帶多 9 隻 ISO 杯作隔酒渣用 , 每隻杯labeled 埋邊支打邊支 , 將臨尾酒連渣格清 , 玩盡一滴都唔 , 9 隻 ISO 杯可用作為參考及觀察變化之用 , 一舉幾得。 此仍小弟常用玩法 , 朋友小無所謂 , 但實難登大雅 , 失禮見笑 , 只供參考。
有些酒友曾經問我 , coffee filter paper 會否有紙味 , 我自己之前用清水做過實驗 , 一杯 加filter, 一杯無加 , 兩杯水出來結果一樣 , 所以我好放心用 , 要擔心不如擔心隻酒杯有冇殘餘洗潔精仲好。
我嘗試用另一角度去寫當晚的 tasting.
三支 78 (29 年)屬後適飲期 , 要小心處理 , 怕她們唔捱得 , 同時1900 hrs開瓶 , 1950 hrs decant 及落杯 。
三支中自己最喜歡的次序是:
1. Chateau Leoville Barton (lay-oh-veel bahr-ton) (2nd Growth) – 獅城三寶之一果然不同凡嚮 , 香味、酒味、複雜性、變化、餘韻五方面都有平均表現 , (即某些酒友說什麼 foreplay, action, finish之類表述) 花香暴放 , 而酒體感覺柔和 , 收結細長而微苦 , 表現出地域特性及 30老樹的深厚功力變化。
2. Chateau La Lagune (la la-goon) (3rd Growth) – 在香味及酒味變化上略遜於Leoville Barton , 但口感的舒服程度是一種殺死人的溫柔 , 而收結的微苦亦較 LB 大 , 反應了地域性 Medoc 同 St Julien上的分別。
3. Chateau d’ Angludet (don gloo-day) – 對手太強 , 正常賽果 , 雖敗尤榮。
三支 78 年的共通點是:
在香味表達方面78 三支酒的第一段出來的並不是單調果香而是 茶葉、蔬菜、紫羅蘭、淡青椒、梅子、薄渮 , 冬菇 ……….這類較複雜的 ”陳香味”。
入口時你會覺得果味單寧、酸度、酒體每樣元素精細而互相連貫 , 四者是天衣無縫地混和一 , 就如一個骨肉均稱的人一樣 , 非常醇和而潤喉, 越飲越想飲, 不會像飲新酒那些元素各自分離的感覺 , 加上單寧、酸度、酒精三樣新酒如張牙舞爪般強烈 , 令人口硬鞋 , 三杯投降。
而整體的感覺是一種成熟世故 , 親切 , 一種窩心的溫柔 ,有如與一位老朋友在傾談一樣 , 可能說話不多 , 更甚者相對無語 , 只是眼神對望 , 亦可達至一種最佳的心靈交流。
接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