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硬漢遇上甜姐兒 – 下

Wine Dinner 由啡髮型男醫生酒友點菜 , 聽佢同個 waiter “嚦咕嚦咕堆咒語之後冇幾耐就成 …… 大家千祈唔好問我係係 , 我真係唔知 , 只知係黃色、橙色、紅色,啡色…….. 魚、羊、雞、菜、餅、飯 ……….食 , 覺得自己真係有唔止得得地而係低低地 不過食物味道真的不錯 , 咖喱味道多變 , 除其中 一兩 碟真的較辣外 , 其餘色香味全

 

總結:

1. 印度咖喱中有一種叫 Masala 的原料 , 其特點是吃時不 , 吃後喉嚨像有團暖流湧出來 , 暖而不嗆 , 歷久不散是為主要特色 , 要配襯絕非易事 , 中和第一波的辣不難 , 但要中和那股暖流就絕對非常傷腦筋

2. 以前講過酒食配襯時會產生三種不同效果 – Negative (互相排斥抵消) Neutralized (互相中和同化), Enhanced (互補相輔相承), 而今次配襯其實主要是玩 Neutralize & Enhanced.

3. VCP Yellow Label Champagne NV Dr Burklin Wolf Riesling Spatlese 1997 只能襯配印度烤魚 , 咖啡角一類食品 , 其他的一碰即散

4. Alsace Gewurtztraminer Pinot Gris 兩支 late harvest 可以接到當晚大部份的菜式 , 但只能有限度的中和而有時甚至是 Negative 抵消 , 印度硬漢遇上甜姐兒 並非理想配搭。

5. 酒變成了中和劑 , 味蕾受辣影嚮 , 對酒的感應變得混亂含糊 , 始終覺得將兩分開較好。

6. 咖喱汁加肉會好 stuffing , 加上甜酒的較厚 body , 厚上加厚真係會飽到上頂

7. 全晚 Food cost 每位 $180 , 唔收 cockage , 食物 OK , 不過可惜要搵會員 book 。

插曲:

當晚 Dinner 前還加插一場自殘式高桑拿羽毛球運動” , 在只有冬天有冷氣 , 夏天有暖氣禮堂打一個鐘…….. 假若在廿年前 , 小弟跟本不放在眼內 , 但畢竟歲月不饒人 , 無服當年神勇 唔到你唔服 , 不過打幾板出身大汗倒是舒 , 第二天另加送週身骨痛………

印度硬漢遇上甜姐兒 – 上

Tasting Date – 20 Sept 2007

大家千祈唔好唸去唔應該去地方 ,  AM唔會有任何家長指引類別以上的內容! 只是酒友去完Alsace 回來帶了幾支較甜的白酒想搵機會試 , 有人提出不如試襯辣 , 講就印度遊樂會搞個 wine dinner

我以前講過每個人接受辣的程度都不同 , 而辣亦分多種 , 而自己所知的有: 火辣(辣椒) , 麻辣(辣椒) , 香辣(咖喱) , 暖辣 (咖喱) , 銳辣 (山葵) , 不辣 (日本咖喱) 而今次揀印度菜配襯取其中庸, 辣性較和及有其他香料混 , 變化較大。

咖喱源於印度,其香濃的味道受各國歡迎。傳至今天,已經演變成不同各有各特色的咖喱。

印度在印度咖喱有很多的選擇。其中, Masala 較溫和, Vindaloo 則勁辣。也因為氣候不同,南北印度的咖喱也有分別。南印度較熱,當地人愛吃較辣的咖喱驅暑;北印度則愛較溫和的。

巴基斯坦因為鄰接印度,巴基斯坦的咖喱,很有前者的風味。

馬來亞馬來亞的咖喱,泛指馬來西亞的和鄰接的新加坡的咖喱。其特色就是用當地盛產的椰子入饌,混入椰汁。港式茶餐廳的咖喱,跟馬來亞風味最接近。

泰國喜歡泰國咖喱,由喜歡她獨有的青咖喱開始;較之其紅咖喱,青咖喱味較溫和,適合香港人如我的口味。吃泰國咖喱,留意到廚師用很多油烹調。原本,他們用的是咖喱膏,要油炒才可散發其香味。紅咖喱膏製紅咖喱,青咖喱膏製青咖喱;兩者的分別在於其成份,前者用紅辣椒,後者用青辣椒。

日本在日本咖喱是甜的。日本咖喱的特色,混入了蘋果味。除了本身的果香,甜味更進一步中和了辣味。

今次所揀選的酒由淡至甜分次排列次序如下:

g1

1. VCP Yellow Label Champagne NV

g2

2. Dr Burklin Wolf Riesling Spatlese 1997 

g3

3. Alsace Riesling late harvest 2004

g5

4. Alsace Gewurtztraminer late harvest

g4

5. Alsace Pinot Gris late harvest 1999

g6

6. Chateau Haut Marsalet Monbazilla 1992

接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