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韻絕代 , 生津如泉– 茶中 Petrus (下)

d13

欣賞角度:

普洱茶有青餅及熟餅之分 , 簡單一點是青餅較新鮮 , 茶餅或茶葉未經長時間發酵 , 茶葉較淺色 , 而茶湯亦較接近橙褐色 , 茶味較淡及帶蘭香、荷香、樟香 , 相反熟餅在香氣表現就會較弱 , 茶色深濃似墨 , 茶油豐富 , 以品其茶質為主 , 所以有云 : 貯生餅 , 飲熟餅的說法。

普洱茶常有 甜、苦、澀、酸、無味 等以上數種的味道,這些味道可能單獨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時有多種味道共同並存。

1) 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夢寐以求; 普洱茶經過長期陳化、苦和澀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葉中,經沖泡後,慢慢釋放於普洱茶裡,而有甜的味道 , 上好的普洱茶,越沖泡到後面,甜味越來越濃。

2) 苦和澀本來就是茶葉特有的味道,普洱茶之所以會有苦,是因為其中含「咖啡鹼」,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為這些「咖啡鹼」,對人體神經系統引起了興奮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並非透過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從略帶苦意的茶湯,達到回甘喉韻功效。

3) 茶的澀感是因為含有「茶單寧」成份,普洱茶是大葉種茶菁製成的,所含的「茶單寧」成份比一般茶葉來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濃郁,也是澀的口感特強。適當的澀感對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澀會使口腔內肌肉收歛,而生津作用。

4) 酸味和水味卻是大家所不喜歡,普洱茶應盡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葉製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這些帶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經過三、五開沖泡後,有的酸味會逐漸減少。酸味是品茗者不願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

5) 至於無味雖並不是味道,但是習慣性將淡而無味視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無味之味了!大多數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極品。這可能與貯放陳化的年份有關,一百多兩百多年陳期的金瓜貢茶,其評語的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 無味之味有著十足的禪境,此仍無比高尚境界 , 我暫時亦未有機緣一嚐。

d14

普洱茶湯飲入口腔,所引起各種口感,除了提過的味道部分外,其他的歸到水性這部分來介紹。水質可以分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則是一些負面性能影響品茗情境的。

1) 是最柔和的感覺,比如純豆漿,在口腔裡有一種柔軟感。滑會使人有溫和舒順而親切,也會使人心神比較安適穩定。

2) 茶湯喝到口腔裡,好像渴酒一樣,立刻化為一股昇華之氣。但喝酒只感覺一陣酒氣向上顎衝起,而後漸漸揮發過去。普洱茶的化勁,遠比酒的化勁柔和而寧靜,不會有那股燻腦的難過。酒氣的化勁會使人自我膨脹,心神恍忽,醉言失態。普洱的化勁則令人清神明智。

3) 活潑的水性,是各茶種品茗者一貫重視的茶湯優美的表現,在口腔中產生一種活力的感受如飲 champagne or sparkling wines

4) 喝過茶之後,口腔內有一種砂砂的感覺。如同喝了一碗紅豆湯,留下口中那種濃砂感覺。 這種砂砂感覺會帶給口腔一種舒服的感受。

5) Body , 水厚和茶湯並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質地的關係,茶湯在一定的強度,溶於水中物質成份較多的,在口感上覺得會比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稱之越厚,或越稠。 濃是沖泡技術上的影響,同樣一泡茶,茶葉浸泡在熱水中越長,茶湯就越濃,也就是茶湯的強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時間很短,茶湯便會顯得淡淡的,與水性厚薄無關。往往厚、重以及甸實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說茶湯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實,其義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 使人感到飽滿而實在,帶給品茗者有較平和穩定的心境。

6) – lean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湯喝到口腔裡,沒有坦蕩舒張氣勢,水質也感覺輕且蕭條。由於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調,使品茗者產生了輕浮、薄弱、不安穩而抗拒的感覺。

7) – sharp 是因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觸及利刃的感覺。會引起單薄、削、偏激、難過的感覺,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絕的作用。一般的邊境普洱茶或現在新樹茶菁所製成的新鮮青餅普洱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出現刃利現象。

 

d15

普洱茶的喉韻可以分為酣、潤、燥三方面。

1) 陳年普洱,經長時間發酵 , 苦澀味全消失了,有如飲好年份的 merlot 一樣 , 飲後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韻,持續甚久

2) 喉頭得到滋潤,渴象就可以去除。有時候天氣太乾燥,或者吃得太過於鹹膩 , 飲酒後,口渴現象就會很嚴重,喝水越多,感覺更加渴,此時我自己會沖泡 一兩 口上好的普洱茶,喉頭因此而潤化、口渴自然解除洧失,舒服且順暢。

3) 一些以雲南省外或邊境茶菁製成的普洱茶,因為品質不好,會有「鎖喉」現像。燥感除了喉頭極不舒服且難受外,給予品茗者情緒不穩,神意焦慮,心境不安等 , 此為劣等茶之分別。

d16

生津普洱茶是大葉茶種,茶葉內涵成份特濃,生津功能特強,普洱茶是以生津為主要特色之一。有時感口乾舌燥,喉頭緊鎖,身體必定是出了問題有了毛病。飲普洱茶後生津,不但能舒順喉韻,滋潤口腔 , 生津回酣可達數小時之久。

茶氣普洱茶可以理氣在初飲時三杯到肚 , 很有可能會產生氣體性自然生理現像” , 這仍優質普洱的正常反應 , 小心尷尬。  亦有收練太極及氣功 , 將飲普洱茶作為養氣修練之用 , 此仍另一範籌 , 非己之長 , 不作細表。

後話:

常有人問我在那裏買茶? 家中有什珍藏?? 答案一是有時深圳、有時香港 , 答案二是冇珍藏 , 只有幾款日常飲用罷了 , 亦不會太花錢追求什麼所謂極品 因為每間茶莊都有自己極品 , 亦無統一規範及公認標準 , 那些圓茶紅印、圓茶藍印、茶磚 758175737542 , 真係要住本Tea Bible去買 , 而且真係會好易破產

買茶要間老實茶舖 , 否則真係唔知會買。茶葉名稱五花八門 , 有時真會眼花撩亂 , 所以我會話明買清香鐵觀音、中火岩茶、潮州功夫茶…………..咁茶舖就知介紹邊幾款俾你。 我自己去買茶葉一定要試 , 唔會怕羞 , 至買 , 唔肯定就先買 四兩 或唔買 , 而且不會買多 , 飲完再買 , 除靚普洱可能會買少見少外 , 其他茶年年都有 , 所以夠飲半年就算 , 不會積貨。

一連十講長篇大論講到此處 , 各網友對茶藝應該有某程度上的理解 , 對學茶有興趣的朋友亦知道明確方向及範圍 , 用來行走光湖絕對應該卓卓有餘。其實品茶品酒道理一樣講求 “虛懷若谷 , 幽谷清音”。

風韻絕代 , 生津如泉– 茶中 Petrus (上)

d1

普洱茶獨具風格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 普洱,是雲南省思茅地區的一個縣名,原不出產茶葉,但為雲南南部的重要貿易集鎮和茶葉市場。

普洱茶的原料,主要產於雲南瀾滄江流域,尤以西雙版納一帶最多。現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緊壓茶兩大類。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採摘時期不同,分為春尖茶,二水茶和榖花茶。清明至穀雨所採的茶葉,稱為春尖。芒種至大暑所採的茶葉,稱為二水,又分細黑茶,二介茶和粗茶,為壓製緊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採的茶葉,稱為穀花,白毫特多,亦很細嫩,為製餅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比較細嫩的滇青做主要拼配原料,經過普洱茶特有的後熟作用而成。普洱緊壓茶,以細嫩的滇青為主要配料,還要選用不同等級的粗茶,作為裏茶或稱包心茶。目前普洱緊壓茶的花色有沱茶,餅茶,方茶,緊茶,圓茶等。

陳年普洱茶存茶五要

喜陳年飲品及食品者應知,不論是存紅酒或茶,材料與製作重要,貯藏更是關鍵,不同的環境與容器,對其品等高下之影響不可忽視。所以陳年普洱茶的貯藏重在讓茶得和緩轉化的陳倉,舉凡陳化過程、存放環境、貯藏空間、收納容器、包裝材料均應講求。 存茶五要:恆溫、恆濕、不見光、無雜味、喜熱鬧。 前四要非僅適度更要免其變化,且同一靜置空間貯茶量愈多,有利於茶香相互激發。所謂激發為味相侵染以香引香內香潛發。

黑茶 普洱茶、六堡茶、雲南七子餅茶、雲南沱茶、雲南磚茶

屬後發酵茶類,用高水溫沖泡。雖比較溫和耐浸,但亦忌長時間浸泡,否則苦澀味重。如沖法得宜,則茶湯清澈,茶味醇厚。宜用紫砂茶具沖泡,建議沖法如下:
1. 份  量:置放相對於茶壺五份之二的茶量
2. 水  溫:100
3. 浸泡時間:約十秒至三十秒
4. 沖泡次數:約十次

d2

1) 今次較特別 , 會用茶盅沖泡 , 及用紫砂壺醇茶 , 品嚐普洱建議用大一點的茶杯 , 用具參考擺法上如圖。

2) 準則普洱茶經長時間存放及發酵 , 雜質較多 , 所以要用大滾水溫 ( 100’ C)來沖泡。

d3

3) 例行程序今次先行洗杯 , 暖壺。

d4

4) 為免茶杯變 , 影嚮茶味發揮 , 從注入熱水進行暖杯。

d5

5) 普洱茶餅由於是壓茶 , 茶葉一片壓一片 , 所以最好用小刀將茶餅面層茶葉挑 , 由面而底 , 由外而內拆茶 , 將茶葉搣細

d6

6) 用茶斗將茶葉置入茶盅內茶葉份量按個人口味或茶葉質素決定。

7) 經上述一輪搞作 , 水溫理應下降 , 可能要將水翻熱。

d7

8) 提煲沖水 , 用大水流高沖法 , 將水撞入茶盅內 , 使茶葉在熱水中翻滾 , 雜質。

d8

9) 將茶盅蓋 , 不用太快 , 讓熱水有足夠時間滲入茶葉內 , 慢慢將開茶水倒入公道杯中 (今次公道杯用作盛載養茶水用 , 切勿誤會) , 遇到越陳年普洱 , 我會重覆開茶二次 普洱茶油豐富 , 養壺玩家必定會將開茶水留作養壺之用。

d9

10) 重覆步驟 (8) – (9)

d10

11) 今次再次提水煲用大水流沖水 , 蓋上茶盅蓋 , 由蓋邊的茶色決定濃淡。

d11

12) 將茶由茶盅倒入紫砂壺內 , 今次有點特別以紫砂壺作公道杯使用, ) 可讓普洱茶在紫砂壺內醇化降溫  , ) 若全程用紫砂壺沖泡會較難監控茶的濃淡 , 所以有次巧妙安排。

d12

13) 將茶倒入茶杯奉客。

14) 請茶…………….

下回講普洱茶的欣賞角度 , 極為精彩 , 絕對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