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Wines Tasting – Domaine Leroy Richebourg 1992

h33
Tasting Date – 28 May 2007

今晚有機會要品試一支夢幻級 burgundy , 雖然自己氣管敏感問題己比上星期好轉 , 但近兩日情況較為反覆 , 仍然喉沙沙及有咳 , 自知此時飲酒是”趕鬼入趕鬼出” , 之前食的藥可能前功盡廢 , 但靚酒當前 , 機會可一不可再 , 真不知以後有否機會 , 只好捨命相陪 , 從容就義。

開瓶前小時從低溫房取出外觀水位正常 ,並置於酒架靜止。 92 年在 Burgundy尢其是在 Cote de Nuits 是一個差年份 , 很多買家都避而遠之 , 但此酒PR WS rating都有91分不算太低 , 網上價錢約 US$500 亦不算是神級很好奇想知道 Leroy 這完美主意者在這一個惡劣條件下可以釀製出怎樣的葡萄酒 , 心裏並不存什麼期望 , 只用一個平常心去欣賞領悟個人估計此酒應不會有太長持久力 , 所以不打算作長時間透氣 , 一如以住亦是一杯到尾  No Refill 測試變化、頂峰及持久力。

 h36

1800 hrs 開瓶 , 原瓶透氣

酒色澤淡磚紅色 , 酒色通透但有少許暗啞 , 掛杯緩慢 從酒色看 , 此酒己進入適飲期 , 開瓶時酒香自然散發 , 帶少許肉味 , Spice , 紅果 , 香氣輕柔舒服 , 一開瓶她以開始展露面貌 ,  第一個感覺不錯。

1830 hrs (開瓶 0.5 小時)

酒香跟前半小時表現更成熟開放 , 我好像走進了杉樹林 , 地上有不知明小草 , 傍邊有些車尼子樹 , 前方傳來燒蔬菜的氣味 ;呷一口酒 , 眼前一閃把我帶回到現實 , 酒中厚酒體 , 酸度平順而感覺非常有架式及有內函 , 但酒精非常強烈 , 而整個酒味被強烈酒精包圍覆蓋 , 直覺告訴我要將酒 decant , 二話不說將己準備好的 decanter 取出 , 用慢細流將酒換瓶 露酒時見酒渣如粉末幼細 , 就算用最幼細 coffee filter paper 都不能完全將之濾清 , 下圖可見幼細沉澱酒渣。這是 Madam Lalou Bize-Leory 主張不作 fining 或 filter 的特色 。換瓶後將酒在 decanter 自然透氣。

1930 hrs (開瓶 1.5小時)

酒香密度比換瓶前更開放 , 離杯口吋都嗅到櫻桃香氣

2000 hrs (開瓶 2小時)

將鼻靠近 …….. , 那是非常濃密的香氣 , 是櫻桃 , 是熟車尼子 , 夾帶甜味的白花 , 石墨 , 礦物鹹味, 草芳香輕柔撲面她絕不是庸姿俗粉 , 獻媚妖艷 , 反而是優美典雅 , 清麗雍容 , 身穿白色紗 , 在草地上微笑奔跑 , 她突然令我聯想我最喜歡的 “荷花玉蘭” (另見荷花玉蘭網誌)。第二次入口 , 酒精仍然充滿了口腔 , 繼而是柔和酸度 , 纖細果味 , 濃郁密度 , 單寧如影如霧……… 酒精的勁度仍在喉底火熱的跳躍 , 口感強勁而有點辣 , 果味在酒精過後才幽幽出現 , 一子美麗的她仿佛像被封印在紅紅火焰中一樣 , 再一次令我由夢幻中驚醒 , 就像 “時光倒流七十年” 戲中男主角看見銀幣而被帶回到現實一樣……………..。 真不相信這是一支差年份的酒。

2030 hrs (開瓶 2.5小時)

依然沉醉在 “回憶” 酒香之中 , 但她的香氣是甜蜜而沉實 , 有時她像睡了 , 但只要輕輕一搖 , 果香 , 墨香即時湧現。開瓶至今己 2.5 小時 , 心想今晚真的不枉。

2100 hrs (開瓶小時)

酒香依然 , 只是耐心等待…………..

h34

2200 hrs (開瓶小時)

酒香依然 , 沒有半點疲態 ,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香味是柔和而舒的蔬菜香味 , 西,蜜棗、乾果、杏甫、梅子 , 這是優質 Burgundy 特有的氣味 , 美麗境像再一次浮現 , 又再一次令我 “入夢” …………… , 估不到要列此時才是酒的巔峰;   再入口此時酒精感己大幅減弱 , 她的真實容貌變得更為清楚 ……………  什質感、重量、單寧己不再重要 , 她帶我進入了奇幻的味覺變化世界………酸、甜兩種味覺在上相互交替的出現 , 果味充盈有如食完葡萄 , 更有一種”乳化”的味覺層次在口腔中出現 , 有如飲完鮮奶的滑 , 酒出現層次而且令我滿口芬芳 , 甜味感覺漂出現 , 忽明暗 , 這是很奇突的………..更奇的是感到津液在底慢慢流出 , 竟然展現了在品嘗極優質普洱茶中才會出現的”舌底嗚泉”現像 , 須然不是泉湧般強烈但那是細水長流的絲絲出現。  這種奇特微細變化是我有限品酒經驗的第一次 ………….. 。我整個人傻了 ………….。

2300 hrs  (開瓶小時)

感覺依然迷人 , 香氣多了點肉味。

2330 hrs (開瓶 5.5 小時)

香氣有收儉跡像 , 再次入口己沒有之前的精彩 , 酒杯己所剩無幾 , 真是無悔今晚夜將酒一飲而盡。

總結:

好年份出好酒是正常 , 但一支不佳年份 burgundy 在 Madam Lalou Bize-Leory 手中竟能化腐朽為神奇 , 在逆境中還能有如此出色表現 , 我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她不愧為繼 Henri Jayer之後 Burgundy 之神。

若問我這支酒有什美中不足之處 , 我會覺得 “她” 的輪郭有點模糊 , 由始至終都不能實在見到她的面 , 一切是如輕煙 , 如夢幻 , 捉不到 , 摸到 , 可能好年份會有不同表述。

若要我形容這支 Burgundy, 我會用  ”夢中情人那如幻似真的一吻” 來形容 , 真的沒有比這一吻更能貼切形容那種甜美溫暖感覺 , 那不同 Bordeaux 那種講求結構複雜性 , 她不是充滿剛陽霸氣的西楚霸王 , 也不是妖媚態的人間尤物 , 反而是每個人心目中那夢中情人 , 她是溫柔和充滿人性的喜怒喪樂情感 , 清純聖潔 , 完美無瑕 , 不是現實生活的人 , 而只能活在人的心中、夢中 。直到今天我真的明白為何 Burgundy能捊擄萬千人心 , 只因她是你我的夢“夢裏共聚 , 沉醉思緒 , 你心我生 , 因你而生”

h37

P.S.  Leroy 有分紅蓋及白蓋 , 分別是紅蓋是用 Leroy 自己萄葡園萄葡 , 白蓋是 Leroy 買其他萄葡園萄葡回來釀製 , 用多說紅蓋比白蓋貴。

二十項寶貴人生經驗

h22

二十項寶貴人生經驗

1. 不要批評別人,因為批評有可能會傷到寶貴的自尊。 

2. 常常想到自己的福氣。 

3. 常讚美,常給他人重要感,惟必須是真誠的,無企圖的。 

4. 你可以失敗,但不要忘記從失敗中獲取教訓。 

5. 有時候得不到你想要的,反而是一種福氣。有多少企業家沒有考取大學;有多少成功的人沒有出國留學。 

6. 要對規定瞭如指掌,這樣你才知道如何突破。 

7. 不要讓細微爭執傷害到珍貴的友誼。 

8. 承認自己的錯誤,進而會道歉的人最能贏得尊敬。 

9. 每天有一段獨處時光。 

10. 相信自己是一個有潛力的人。 

11. 學會克服憂慮與壓力,否則如何在這變化快速的社會存活。 

12. 重要的事先作。 

13. 態度積極,充滿熱忱年輕人剛進入社會可能以為專業能力最重要。 

14. 熱情的接受改變,但不要放棄你的價值觀。 

15. 學會溝通,記住,聽比說還重要,怎麼說比說什麼重要。

16. 每年去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地方。 

17. 重視家庭生活幸福的家庭氣氛是人生的基石。 

18. 沉默有時是最好的回答。 

19. 終身學習,永不懈怠。 

20.  將好東西,話比朋友仔知~~

 

沉默是金

我本身 touch wood 講句都好少唔舒服 , 但一 “領” 就有排搞 , 尤其最怕係感冒喉痛後 “贈品” – 氣管敏感 !!  上星期喉痛後都好小心食藥 , 但始終難逃一劫 , 呢幾日有敏感跡像 , 咳到甩肺 , 尤其夜晚覺會咳到醒……….. 我兩年前同樣敏感都咳我 1.5 個月 , 中西藥幾乎巫醫都唔掂 ………..終於搵翻以個前家庭醫生 , 佢俾個醫療計劃 , 兩個星期斷尾  ,  所以無論呢幾日幾忙都走佢佢搞搞 ……….. 醫療計劃如下:

1.  戒一切生冷物品 , 刺激食物 , 掂親寒涼物品 , 酒類即死。

2. 冷氣唔好太凍。

3. 空氣濁人多地方免去。

4. 講少。

5. 定時食咳藥 , 吸特效氣管藥 。

快則一星期 , 慢則兩星期 , 必斷尾。 為 6 月份的大件事及繁忙工作 , 無辨法唯有遵命。

所以 所有wine tasting, 一律免問 , 見到喜歡的酒亦只能 ”眼看口勿動” 不能喝 ;  茶只能飲普洱 ; 日日食病人餐 , 生不如死………….  都算啦。

真係難頂 , 尤其 (4) , 身為 department head , 日理萬”龜” , 唔講真係好難 , 你唔人 , 人你 , 同人講電話只好陰聲細氣 , 好似談心咁講  , 唔用得 “真氣”  , 否則會咳到甩肺…….. 平時講”嚮噹噹” , 而家變”娘娘腔” , 對住要用真氣”疾然厲色” 去應對的事都要變成 “和顏悅色” 甚至” 沉默是金”。

天幸藥物見效 , 一兩天已見色  , 只希望多忍一時 , 還我清天 …………. 。

一次意大利酒與菜的邂逅 – (下)

 

Homemade Tagliolini Pasta with Fresh Lobster & Tomato Sauce

 h6

Zenato Vigneto Colombara Soave Classico Doc 2005 $125

Zenato Vigneto Colombara Soave Classico Doc – Garganega Chardonnay 兩種葡萄釀製 , 酒外觀色澤淡青帶黃 , 香氣帶青檸及青蘋果及麵包香味 , 非常青爽 , 感覺與 Gavi 十分相似;有少許礦物及香草感覺 , 清新輕巧怡人 , 酸度充足 , 酒體平衡細緻 , 收結有少許甘的感覺。

茄汁龍蝦肉麵條是一個十分傳統的意大利菜式 , 麵質爽彈牙 , 茄汁香甜 , 龍蝦肉鮮甜 , 香草及配料和諧配合 , 樸實無華而充滿田園風味。  當酒配襯上茄汁龍蝦肉麵條時 , 酒與食物溶為一體 , 酒的果味得以提昇 , 酒的收結亦延長了茄汁的酸味。

Grilled Marinated Lamb Chops with Black Truffle Sauce

 h7

Brunello di Montalcino – Villa Poggio Salvi 1999  $595

Brunello di Montalcino在義大利的Tuscan產區裡頭,屬DOCG等級,為義大利葡萄酒的最高等級。 酒由百分百意大利葡萄 Sangiovese 釀製 , 在木桶內醞藏兩年半再在樽內醞藏最少半年才推出市面。作為當晚主打紅酒 , 酒色澤深紫濃密 , 現場燈光難以穿透 , 香味濃郁明顯 , 帶布、車厘子香味 , 繼而帶少許香草及胡椒粒的香氣 , 中段還滲出一點紅糖、糖精味, 果味濃厚 , 口感柔順 ,  堪稱細緻 , 酸度非常宜人 , 體態屬厚身full body , 單寧在後段才出現 , 溫文而不強橫 , 結尾甘美 , 餘韻頗長 , 若以法國酒來比喻 , 有點近似Bordeaux StyleGrave的範疇。

燒羊扒配黑松露汁羊扒燒得香味四溢 ,肉汁帶少許松露油香 , 羊扒肥瘦均稱 , 肉味濃郁 , 肉質密度結實 , 甚有咬口 , 惟獨燒得過熟了 , 所以肉汁雙對較少 , 未能做到外脆內嫩的上乘境界。

當與燒羊扒合襯時 , 羊扒的油脂及肉汁與酒的密度身形十分吻合 , 酒亦填補了羊扒所失去的肉汁 , 酒的糖精味使羊扒的肉味變得甜美 , 酒的果味在羊肉的化學反應下 , 更覺突出 , 酒的香草及胡椒粒與羊扒非常合拍 , 酒和肉兩者一唱一和 , 互配而不相爭 , 感覺像對農村老夫老妻般 , 純樸和諧溫馨。

h8

Traditional Italian Tiramisu in Zeffirino Style

h9

Summit Cecchi Vino da dessert $128

傳統意大利芝士餅感覺上此芝士餅質感密度較高及酒味較少 , 未能做到質感輕 , 入口軟 , 酒味香 , 口感滑 , 回味甘的五個意大利芝士餅的最高境界。

Summut Vine de dessert 16% 酒精度 , 酒的色澤深如紅茶 , 香味並不開揚 , 入口不太甜 , 果香隱晦 , 時有點像 Oxide(氧化了) 的感覺 , 有別於一般甜酒 , 反而像些利酒。

總結 ;

–  意大利酒因為提子種類 , 地域名稱 , 言語之不同 , 較為深奧難明 , 很容易令人混淆 , 所以要更花時間去體會及學習。

–    當晚所擇選的意大利酒 , 價錢較大化 , Pinot Grigio , Cortese , Soave , 三隻在風格味道上都非常近似 , 如果 Blind Tasting的話真的是難以區分 , 但就非常適合佐餐用。

–   感覺上當晚所試之意大利菜與意大利酒是定三生 少了酒的配合 , 食物好像缺少調味元素一樣 , 雖不至於孤寡 , 只是平凡一點 , 但適當地配合後真的如龍點睛一樣 , 可算是一個純樸和諧的結合

–   是晚菜式水準只能說是中規中距, 以酒店水準或正價而論未算上乘 , 但折價後亦算合理

 

一次意大利酒與菜的邂逅 – (上)

TASTING DATE : 5 Aug 2006  (一篇舊筆記)

令次揀選了意大利菜作為本月主題皆因意大利菜在香港非常普及 , 意大利菜不像法國菜那樣高高在上 , 華麗堂皇 , 精雕細琢 , 反而崇尚自然 , 純樸平實 , 非常大化。 由沙律、 意粉、薄餅到主菜 , 由三歲到八十都有捧場客。  意大利人則每餐都要有酒來佐餐 , 這是否意味他們是否一對?  

h1

Prosecco di Conegliano DOC Cuvèe Brut $128

一隻由意大利原產葡萄 Prosecco 釀製的氣酒 , 葡萄在不鋼桶內作第二次發酵後入樽 , 有別於傳方法在樽內作第二次發酵 , 所以泡沬較大 , 沒有香檳那種酵母味。 色澤淡黃帶青色調子 , 帶淡青蘋果、青檸的氣息 , 入口感覺輕快 , 清爽怡人 , 酸度明顯而不尖銳 , 味道以果味為主 , 體態輕盈平衡 , 個性簡單直接及平易近人 , 屬輕快鮮爽類別 , 作為餐前飲料能帶給人一種放開懷抱的輕鬆感覺。

 h2

CHARDONNAY DEL VENETO RISERVA “SERGIO ZENATO” IGT 2002 $258

由源自 Garda 湖南面 Verona 產區百分百 Chardonnay 釀製 , 葡萄先在不鋼桶內發酵 , 再轉到木桶內繼續發酵15  20  , 然後經 5 – 6 個月新木桶及不鋼桶內醞藏才入樽。 酒色澤金黃通透 , 香味有如冷地區 chardonnay 一樣較為瘦削冷艷 ;果味似紅蘋果肉及少許牛油的氣息 , 酸度適中 , 體態中型而平衡 , 清爽舒服。

Lacrima Di Morro D’Alba – DOC 2004

由意大利原產Lacrima Di Morro 葡萄釀製 , 酒顏色深紅 , 香味奇特而濃郁 , 氣味變化由初入杯時有點薄渮、豆寇 菜 醬果等氣息慢慢交替 , 這正是這葡萄的獨特氣味。 入口時酸度柔和 , 果味帶車厘子、士多啤梨果味 , 味道濃郁 , 體態密度厚重 , 單寧堅實但不強橫 , 整體感覺複雜強烈 , 合上眼睛感覺有如置身於一間專買香料的古老雜貨店一樣 , 令人難忘。

 h3

Beef Carpaccio with Shredded Parmesan Cheese & Rocket Leaves

 h4

Marco Felluga Collio Pinot Grigio DOC 2005 – Northern Italy $178

Marco Felluga Collio Pinot Grigio DOC源自Goirzia東北面山區的Collio DOC產區的意大利原產葡萄Pinot Grigio 釀製。

酒色澤金黃 , 香氣初段帶點橙皮、西柚、 青檸味 , 酒暖後帶淡淡蜜瓜青香 , 入口鮮爽自然 , 酸度有點高 , 體形較瘦削 , 表現簡單直接 , 收結較短。

當與 Parmesan Cheese 併配時 , 芝士的”乳化”味道 , 調和及填補了 Pinot Grigio 那酸瘦削體態及簡單個性 ; 當與 Beef Carpaccio 合襯時 , 因欖油的關係將酒酸的感覺降低反而帶 Pinot Grigio 有如青蘋果肉的果味 , 連原本帶點微苦的 Rocket leaves 亦被酒的鮮爽酸味調和。

在第一回合中 , 酒與菜式單獨出場時都較平凡 , 但當兩者結合後 ,  則可取長補短 , 豐富了整個畫面 , 有如由電視機由黑白轉做彩色一樣。

h5

Warm Live Lobster Salad with Lemon Dressing

Gavi di Gavi,Cor de Chasse, Bava , Piedmont   2004 $165

由意大利Gavi出產的 Cortese 葡萄釀製 , 葡萄汁在新木桶內發酵 。 色澤似淡檸檬黃色 ; 帶淡淡蜜糖香氣 , 入口時不論在口感 , 酸度 , 清爽輕巧度 , 感覺都十分像 Sauvignon Blanc , 感覺有點身 (Dry) 。

龍蝦肉配以橄欖 , 蕃茄及油醋汁 , 一個非常傳統的意大利配搭 , 橄欖那獨特的咸味及餘韻 , 在 Gavi 輕柔的酸度及鮮爽配襯下 , 一面中和了橄欖那獨特的咸味 , 但亦同時拖長了橄欖餘韻 , 並將龍蝦肉質的甜味有少許提昇 ; 蕃茄汁的酸度不用多說很容易與酒的酸度吻合。 幸好此沙律只配以檸檬汁而非做 dressing , 所以不至於將酒的平破壞 , 而酒本身的清爽酸度亦可代 dressing的作用 , 酒與菜式配合得絲絲入扣。

Cream of Pocini & Mixed Mushroom Soup

雜菌湯味道濃郁 , 今次並沒有揀選酒去配襯只用Pinot Grigio 及 Gavi交互相襯 , 兩隻酒在功能上用作將味覺  ”歸零” or Reset , 使你每次都能從頭再去感受雜菌湯濃郁而富質感的味道。

待續………….

荷花玉蘭

每年這個時候在家旁附近的一棵荷花玉蘭樹就會開花 , 很期待這個月份的來臨 , 樹有 20 – 30 呎高 , 花有如手掌般大 , 花全開時直徑有 8 – 9 吋 (大過湯碗) ,  花帶薑花及淡淡白蘭花的幽香 , 沒有鮮顏色 , 只是單一白色內帶紅色花蕊 , 格外顯得雍容優雅 , 氣質動人 , 令人舒服 ; 花瓣的質感如嬰兒皮膚般溫暖 , 幼滑 , 厚而柔韌  ………..。 

總喜歡在初開花的時候擇一顆放在家中用水養 , 一兩天後花全開時滿屋芳香 ,可惜一朵花由花開花落只有 3 – 4  天時間 , 是短暫的美麗 , 亦留下很多美麗回憶及期待 , 這是我極喜愛的花種。

荷花玉蘭 (洋玉蘭)  Magnolia Grandiflora  (Bull Bay)

木蘭科 (Magnoliaceae) 原產地美洲

 

Rare Grapes Wines Dinner at Jubal

Tasted Date :  3 March 2006

 f1

Grilled Razor Clam w/ Garlic Butter.

 f2

Cosme Palacio Hermando 2002 ( $75)

Grapes: Viura  Spain

蘇格蘭蟶子皇用蒜茸牛油汁蒸焗 , 蟶子足有八吋長 , 肉質鮮甜 , 爽而不韌 , 口感特別 , 加上牛油 , 進食時更覺香滑 ,蒜茸份量恰到好處作為吊味之用 , 以比作頭盤令人眼前一亮。

Cosme Palacio Hermando 帶花香味 , 口感清爽自然 , 酸度適中 , 而不 , Body 較輕盈 , 結構簡單直接 , 此酒屬舒暢清爽系列 , 非常適合作為餐前酒用或在夏日海邊賞日落時品嘗。

蟶子與 Cosme Palacio Hermando 在 Body上相近 , 酒的酸度亦有少許提升蟶子鮮味 , 令人非常回味蟶子的味道 , 來說可說合襯。但如果白酒的礦物味重一點則更理想。

f3

Pan Seared Oyster on Rice Cracker.

 f4

Bovin Muscat Frontignan – Macedonia ($80)

Grapes: Muscat Frontignan

美國生蠔炸香 , 放上米通脆片及香草 , 口感有蠔的鮮甜 , 芝士的香味 , 米通的香脆 , 獻汁的甜味 , 組合層次豐富而精彩。

Bovin Muscat Frontignan – 帶熟蘋果 , 菠蘿及橄子等熱帶果香 , 入口清甜新鮮 , 體態較厚一點 ,  酸度柔順圓潤 , 簡單直接 , 非常討人喜歡 , 屬柔和水果系列。

炸生蠔配以Bovin Muscat Frontignan , 酒的Body與蠔的肉質非常接近 , 獻汁的少許甜味亦與酒 semi-dry 吻合 , 柔順酸度亦中和了食物的油份 , 整體配搭效果理想。

 f5

Deep Fried Brie Cheese w/ tomato Salad.
f6

Coffele – Soave Classico Ca’ Visco ($168)

Grapes : 80% Garganega, 20% Trebbiano di Soave

炸芝士配蕃茄沙律 , 芝士球外脆內軟 , 入口芝士慢慢流出 , 芝士味道帶咸 , 而蕃茄沙律加上油醋汁 , 鮮味清新 , 顏色買相配搭吸引 , 本身己是十分平衡精彩。

Coffele – Soave Classico Ca’ Visco –性格較近似第一隻白酒 , 帶梨子 , 甘菊及石榴味 , 體態輕盈 , 酸度適中亦較乾身 , 此酒介乎舒暢清爽系列及柔和水果系列之間。

炸芝士蕃茄沙律味道層次覆蓋廣泛 , 很容易與白酒配搭 , Coffele – Soave Classico Ca’ Visco 的果香與沙律相襯 , 酒的酸度與沙律汁及蕃茄吻合 , 芝士的咸味及厚重亦被酒的清爽及酸度中和 , 整體來說Coffele – Soave Classico Ca’ Visco 襯托了炸芝士配蕃茄沙律

f7
 

French baguette : Home smoked Fish.   Roasted Eggplant Tapenade. Anchovy Aioli.

 f8

Cuvee Clemence 2004 (From K)Entre-Deux-Mers

法國三色醬配法包為傳佐酒小吃 , 蕃茄香草適合酸度較高 , 較乾及結構簡單的白酒 ; 忌廉魚茸及茄子宜配襯 Chardonnay , Chablis 一類有木桶味 , 雲尼拿味 , 質感較豐富的白酒。

Cuvee Clemence 2004 果香及酒味複雜 , 木桶味 , 雲尼拿味此等釀製 , 香味表露無遺 , 不論在質感及複雜性上明顯比之前的白酒優勝及有內函 , 亦引證一次舊世界酒的特別風格

Cuvee Clemence與忌廉魚茸及茄子茸不論在 body 及味道上較配襯。

f9

Lobster Bisque

 f10

Poggio Argentato IGT, Le Pupille  ($190)

Grapse: Traminer aromatico (ie. Gewurztraminer) with support of SauvignonTuscany (Central West Italy )

士頓龍蝦湯此龍蝦湯以波士頓龍蝦殼 , 燒焗後做湯底 , 由於波士頓龍蝦殼較軟 , 所以可選龍蝦較軟的爪腳用機打爛及磨幼 , 再格淨 , 翻煲將精華溶入湯中 , 所以比一般龍蝦湯的味道 , 額外濃郁鮮味 ,  湯熱滕滕 , 湯面加上幾滴松露油 , 湯的香氣加上松露油 , 散發複雜而特有的香味 , 湯的質感幼滑 , 稀濃適中 , 龍蝦的餘韻在牙縫中久不散 , 令人回味無窮 , 可算是人間極品。

Poggio Argentato IGT, Le Pupille – 因有 Gewurztraminer 提子關係 , 帶有少許荔枝及花瓣香味 , 入口酸度充足 , 體態輕盈 , 結構簡單直接 , 此酒同屬舒暢清爽系列 ,

與龍蝦湯配襯 , 最佳方法應等龍蝦湯的餘韻開始散後才來一口白酒 , 讓荔枝及花瓣香味中和一口腔 , 樣味蕾從新活躍 , 再次享受湯的美味。畢境龍蝦湯太濃味鮮味 , 只能用一些簡單的白酒作為襯托。

 f11

Roasted Angus Beef Rib Eye

f12

Dolcetto Di Dogliani 2002 ($68)Grapes : Dolcetto ( Italy – Piedmont )

f13
 

Montgras Carmenere Reserva 2004 ($138)Grape – Carmenere

燒美國安格肉眼扒此仍極優質美國肉眼扒 , 肉汁鮮多汁 , 肉質軟淋 , 非常有肉味 , 口而不 , 外層油脂甘香脆口 , 牛扒本身真的精彩 , 值得細心欣賞品嘗。

Dolcetto Di Dogliani 2002 果味豐富 , body light medium 一類 , 與牛扒肉汁質感極為相近 , 酒的酸味少許吊肉味 , 整體感覺十分相融。

Montgras Carmenere Reserva 帶少許香草味 , 果味較隱晦 , 單寧柔順平滑 , 體態中厚 , 拼配牛扒時 , 突出了牛油的氣味 , 感覺十分特別。

 f14

Rack of lamb

 f15

Glorioso Reserva 1999  (($198) Grapes: Tempranillo

f16
 

Serrata di Belgvardo  IGT 2002  ($285)Grapes : This is a blend of Sangiovese, Cabernet and Merlot

香草燒羊架羊架用香草燒焗 , 羊肉鮮嫩 , 肥廋適中 , 絕無羊羶味 , 肉質及肉味同樣令人難忘

Glorioso Reserva 1999 性格近似 cabernet 帶成熟果味亦有甘草及少許 smoke , 體態較厚 感覺較為複雜 , 單寧柔順 , 有質感

Serrata di Belgvardo  IGT 2002 有三種提子風格 Sangiovese, Cabernet and Merlot , 感覺較為複雜 , Sangioves 本身酸度較高及硬用來作酒的骨幹 , Merlot 的柔和特性去軟化酒質及 body , cabernet 的單寧加強個性 , 再用木桶去增加複雜性及風格 , 整體感覺平 , 柔順 , body 亦較厚 , 很接近舊世界的風格

兩者配襯羊架 , 不論在質感 , 果味感覺方面都可以接受 , 並襯托了肉味及中和口腔味蕾 。很難說那種配搭最好 , 真的要視乎個人喜好而定。

總結:

今次嘗試一些較少接觸提子釀製的酒 , 整體來說感覺新鮮有趣 , 有一共通點是酒的個性較簡單直接 , 風格鮮明 , 平易近人 , 但亦欠缺深度內函 , 未必適合一些經驗豐富的酒客。 今次選用的酒價錢範圍由 $68 – $285 ,  質素當然並非十分出色 , 但效果感覺上良好 , 平衡 , 與食物相襯當然並非夢幻組合 , 但作為佐餐用酒卻非常合適 , 畢境 Food & Wine Matching 始終不同於 Wine Appreciation 單純品醇的場合。

一顆漂亮的心

d66
 

摘自網上文章 , 自覺甚有意思………….

就像浪濤必須參與海洋的潮汐,我們也無法獨自體驗人生,必須分享四周的人生經驗。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
聰明的人不問現在 ;
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
問得太多 只怕就不愛了.

距離,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當你站在鏡子前面,望著鏡子前陌生的自己吧!

給你一顆漂亮的心,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  ,
給你一顆漂亮的心,宇宙浩瀚,生命短暫,
每當夜深人靜,我們常捫心自問:
忙忙碌碌所為何來?你是否悵然若有所失?生命到底在追求什麼呢?是自己快樂?還是別人快樂?

有人告訴一位不快樂的國王:『找到世上最快樂的人,然後穿上他的襯衫,你就會快樂了』後來,國王終於找到了世上最快樂的人,可是他卻窮得連一件襯衫都沒有!

有人在求道的路上,遇到一位賣點心的老婆子,逐趨前向老婆子要點心。老婆子問『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亦不可得,你到底要點那個心呢?』我們忙碌了一生,要點的,究竟又是那個心呢?

有一位貨車司機,每天都載花到花市拍賣.有一回他載了女兒去上學。
女兒問:爸爸,你喜歡載花嗎?爸爸說:我喜歡載花,但我最喜歡載的還是妳!女兒看著美麗的花朵,心儀不己,脫口而出:爸爸!這些花好漂亮喲!爸爸說: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卻一定要活得漂亮!
人的一生,追求的還不就是這顆『漂亮』的心嗎?

有些事 現在的你如果想不通就別想了 ; 

有些人 現在的你如果無法面對  – 就別面對了 ;
有些困擾 現在的你如果不能處理就別處理了 ;
有些情緒 現在的你如果不知如何分析  – 就別分析了 。

不想、不理、不是逃避 而是暫時讓自己從煩惱裡抽離 , 若再繼續糾纏下去 恐怕只是讓自己更深陷於一團亂局 , 再說 現在的你沒有辦法處理 , 不代表以後的你也如此無能為力 , 所以你乾脆 , 把那些事那些人那些困擾和情緒暫時打包裝箱 等到你有能力解決的時候 , 再從容優雅地處理。

畢竟時間的手 不但會把你撫慰得更柔軟更有智慧 ,
也會在不知不覺之間 把你曾經打包的東西悄悄鬆綁 。

 

 

Legend Wines Tasting – Chateau Latour 1994

Tasting Date 14 May 2007

d33

因工作關係要準備一支酒作晚飯用 , 從存酒中選取了此酒 , 原因之一是要配合客人身份 , 二是準備六月份一大型活動作預演計算。 美中不足是自己上星期患上重感冒 , 至今須己康復大半 , 但仍是口淡淡 , 鼻塞塞 , 仲有兩聲咳 , 在七成功力的狀態下 , 以 ”寧傷身體 , 莫失機會 ” 的狂熱心態去品嚐此酒 , 記得自己曾品嚐 96 及 70 可用作今次比較。

開瓶前 5 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於行刑架上等候吉時正法。以現時飲用會較早 , 酒無疑是會較 young , 估計表現曲線應由開瓶 2 小時開始扒昇至 4 -5小時左右回落。 一如以住亦是一杯到尾  No Refill 測試變化、頂峰及持久力。

Grape varieties :

75 % cabernet sauvignon ; 20 % merlot ; 4 % cabernet franc ; 1 % petit verdot.

 d35

1600 hrs 開瓶 , 將酒過 decanter讓酒呼吸 , 露酒時酒香強勁 , 帶新鮮紅果、車尼子、木桶香氣 , 以果香為主導 , 殘留在樽內之酒渣不多而幼細。

1700 hrs (開瓶 1小時)。酒杯放在身邊約 2 呎上 , 須然少許鼻塞但依然到酒香 , 此時有人進入房間 , 第一句問 “是什香味?” 其實不知不覺間 , 酒的淡淡香味己充滿整個房間 ……………. 非常利害。  酒色深紅玫瑰色邊 , 酒腳掛杯緩慢 , 香氣散發自然但非湧 , 非常典雅高貴 , 濃郁紅果 , 少許杉木 , 少許酒精感 , 香氣深沉而亦如黑夜般神秘。

1800 hrs (開瓶 2小時) , 酒香變得很濃密 , 而散發力度亦稍加大。 果香濃郁而且木桶、杉木氣息更濃 ,  散發迷人的魔力吸引我………。呷第一口 , 以下為所有味覺在口中出現的次序 :    柔和的質感 , 中厚酒體 , 酸度少許高如吃完葡萄一樣 , 充滿果味 , 酒精與單寧的感覺同時在口腔內出現 , 酒精在口腔內及喉底暖暖的 , 單寧幼細但存在 , 在牙縫及上遊走 , 兩者感覺在互相交替 ,  收結帶鉛筆屑及少許酸味 , 維持約 8 – 10 秒 , 所有味道過後 , 口腔仍然留下酒的礦物味 , 口中隱約有點鹹 。 結構非常緊密複雜 , 平感絕佳 ,

1900 hrs (開瓶 3 小時) 酒的香氣更成熟 , 果味濃郁。 展現一種有如熟櫻桃、梅子、鉛筆屑、雪茄盒的混合體 , 芳香馥郁 , 香味緊密細緻公整 , 深沉嚴謹。這時酒體亦算是最佳表現 , 入口的和順表現及平性 , 加上酒的緊密結構 , 順而流暢 , 比較 96 ,  94的酸度、單寧比較明顯 , 是較青嫩生疏一點 , 而且礦物比例較細及暗晦。

2000 hrs (開瓶 4小時) , 酒香不用搖杯 , 在杯口 2 吋位置已嗅到香氣自然散發 , 香味與之前一樣 : 多了點煙草 , 雪茄盒 , 墨汁的氣息。 酒的密度感覺上大了 , 意味某些酒精給揮發了 , 而礦物感比之前強。

d36

2100 hrs (開瓶 5小時) ,  隨之前所講的煙草 , 墨汁外 , 更多了 truffle , 菇類那種較地種物的氣息 。

2200 hrs (開瓶 6小時) , 酒香好像突然消失了 , 要搖杯香氣才能重回 , 即表示酒之自然能量開始用盡 , 香氣亦沒有之前的濃郁芳香 。入口感覺酒體亦開始失 ,  畢竟一杯酒的容量及能量有限 , 以一個普通年份亦有所交待。

從 decanter 中加入一些新酒 , 香味感覺即回到 2000 hrs 的模樣。酒入口時依然是平順自然 , 但密度變得鬆散 , 酸度突出令我感受到當年葡萄並非完全達最佳狀態 , 糖份不夠之因 ;  礦石味淡 , 可能是當年多雨水之固 。嘗試在網上杳資料 , 完全引證我所得的推論。

The weather conditions

A rainy and very mild winter was followed by a very warm and dry month of March which induced an early budding (15 March for the Merlot). On 16 April, a severe frost damaged neighbouring vineyards. A very hot end of April, a mild and damp month of May brought about an early flowering (10 days earlier than normal). June and July were very warm with some stormy showers, ideal condi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grapes. The traditional summer pruning took pla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July. At the end of August the state of the grapes was fantastic and an exceptional vintage was expected. Unfortunately, from 7 September, a rainy and cold weather settled in, delaying ripening.

總括來說 :

94 Latour酒的表現曲線由開瓶 2 – 3 小時開始扒升 , 至約 4 小時左右達頂峰 , 5.5 小時開始下坡。當然原瓶透氣可延續更久 , 但做法並不實際。

須然此酒現時亦可飲用 , 但個人估計此酒適飲期應為 3 – 8 年後 ,  即 2010 – 2015 左右。到時酸度 , 單寧 , 酒精融和 , 層次、耐力、複雜性會更上一層樓。

Latour 以其平感 , 具氣派的香氣表現 , 柔順有力 , 酒體表現和順多變 , 味覺在口中快速高低伏瞬變 ,   充滿動感活力 ,  亦只能用交響樂的樂章可以比喻 。 94 一個普通年份而有此表現 , 價錢須高但仍未達 “神級”  ,  未算完美 , 但絕對抵玩  , 不愧為酒中皇者。

頂級智利酒蒙瓶測試體驗 – (下)

e11e12

2200 hrs 開瓶 3.5 小時 , 揭盅前一刻。

第一支白點酒

完成任務 , 嗚金收兵 , 香氣及整體表現開始平向發展 。

第二支紅點酒

開始有點後勁不繼 , 不論在香氣及酒體都有走下坡趨勢 , 酒體開始散亂。

第三支藍點酒

仍然散發椰子及黑加侖子的香氣 , 酒體依然穩健 , 去勢未止 , 非常利害。

第四支黃點酒

仍然沉睡不醒 , 非常失望。

第五支綠點酒

果香開始如初雪溶化般慢慢浮現 , 可惜是遲來的春天。

第六支啡點酒

依然古老 , 展現松木 , 泥土氣味 , 酒體開始有點鬆散。

第七支冇點酒

依然被遠遠拋離得連尾燈都見不到。

·              今次個人較喜歡次序為 : 第一支白點酒的成熟大方, 表現高雅穩定 ; 第三支藍點酒如長編故事 , 長做長有 ; 第二支紅點酒的爽直明朗 , 平和階。

·              第六支啡點酒頗像藝術家一樣 , 不在乎喜歡與否 , 只在乎我行我素的性格 , 有點孤芳自賞, 尢其初段真的有點不易接受。

e13

揭盅

e14

第一支白點酒  Sena 2002 (Vina Errauriz) ~$<450

e15

第二支紅點酒 – Don Melchor 2002 (Vina Concha y Toro) ~ $<4XX

 

e16

第三支藍點酒 – Clos Apalta 2003 (Casa Lapostolle) ~$6xx

e17

第四支黃點酒 – De Dix de Los Vascos 2001 (Los Vascos) ~ 9XX

e18

第五支綠點酒 – Altair 2003 (Vina Altair) ~ 7XX

e19

第六支啡點酒 – Almaviva 2000 (Vina Concha Y Toro) ~ $8XX

e20

第七支冇點酒 – Montes M 2003(Montes Alpha) ~$7XX

總結

1) 第一支白點酒Sena 2002 真的有 40% Merlot , 引證了最初甘甜餘的原因。

2) 第三支藍點酒Clos Apalta 2003 葡萄樹齡有 60 年之久 , 酒unfined 及 unfiltered 難怪如此幻變多姿。

3) 第六支啡點酒Almaviva 2000  原來由法國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合作釀製 , 難怪有如此獨特風格。

4)  第四支黃點酒De Dix de Los Vascos 2001及第五支綠點酒Altair 2003據稱因剛從外國運到 , 可能因為舟車暈浪而影響表現 , 由開瓶一刻開始 , 始終表現封閉沉睡 , 有別過住表現 , 可能要等安定兩星期後再擇日重賽。

5)  對第七支冇點酒Montes M 2003 表現如此不濟 , 心感疑惑不解。

6)  若以一般智利酒的質素來說 , 通常在一小時過後就已灰飛煙滅 , 但第 1 , 2 , 3, 6能有如似度 , 經如此漫長測試而依然站得住腳的 , 質素已屬超凡。

7)   揭盅後又一次證明最貴並不代表最好的定律, 以價論酒第一支白點酒Sena 2002 , 第二支紅點酒Don Melchor 2002 , 第三支藍點酒 Clos Apalta 2003 , 第六支啡點酒Almaviva 2000四支可謂相當便宜而有保證。

8)  當晚所試的大都是較新年份 , 但潛質非常優厚 , 七至十年後一定美不勝收 , 經過今次測試對頂級智利酒有更深體會。

9) 當然我自覺不可單靠一支酒的表現定高低 , 品酒其實是要去了解一支酒的個性 , 有時真的須要耐性及互動 , 今天的好並不等於明天的好 , 就是因為 “她” 的善變及不完美 , 這更令人迷………….

 

 

頂級智利酒蒙瓶測試體驗 – (上)

Tasting Date 15 Sept 2006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獲 K 請參與一次蒙瓶測試 , 亦第一次認識 Tata…….  當晚同品試的全是業內嚮噹噹的人仕 ,  以我那樣酒齡屬 BB 級的 “酒燦” ,  真是榮幸及受龐若驚 , 腳震耳轟頭暈 , 掌心出汗 , 心想反正膽正命平 , 就試自己斤兩吧 , 心神一定 , 戰戰競競 , 憑自己直覺將自己感受盡量表達出來 , 做好本份其他的豁出去吧!

本報告早己在 K 的網誌中登過 , 可能有些網友亦己讀過……… 但自己心血總應落葉歸根 , 畢境亦是自己一次難忘經驗及品酒能力的肯定。

在原作的Format 上未能照搬上誌 , 重組表達方面亦有點不易 , 希望能將原意神髓表達。

事前準備:

1830Hrs         

– 7 支酒同時間換瓶及呼吸一小時。

1945 hrs         

– 7 支酒分別入杯 , 進行第一輪測試 , 並選出各人最喜歡的頭三名佳釀。

– 為免影響結果 , 所有醬汁、豉油、皮蛋酸薑一律退下。

e2

第一支白點酒

初段香味有如朱古力 , 泥土及帶些少鹹味 , 果味似將開的花蕾在較後位置幽幽浮現 , 香味散發速度自然 , 非常斯文有深度。 入口體形中等 , 酸度尚算和 , 礦物味白胡椒味在中位置擴散 , 單寧尚算平易近人 , 後段有點先苦後甘 , 甘味令人想起成熟 Merlot的獨有餘韻 , 收結悠長自然 , 整體感覺優雅 , 潛質優厚。

e3

第二支紅點酒

初段香味有如朱古力及拖肥糖 , 夾雜些少胡椒粒、熟果及雲尼那的氣息 , 香味展現速度較第一隻快但並不兇湧。入口酒體形肥大 , 果味濃郁 , 單寧實在 , 結構非常平堅實 , 後段同樣帶點苦味 , 收結平均而長。

e4

第三支藍點酒

香味兇湧彭湃 , 像有點急不及待的感覺 , 朱古力 , 糖果 , 黑色熟果 , 鉛筆硝 , 松木 , 椰油等複雜香味急速傳送 , 感覺蔓妙多姿 。入口感覺同樣複雜 , 酒體厚而流麗 , 單寧及酸度比第一及二支強勁 , 後段苦澀味明顯而長 , 令人聯想失戀時的酸苦及細長回憶……

e5

第四支黃點酒

香味一片空白 ,酒有如淘氣的頑童一樣 ,不論如何安慰挑逗 , 都沒半點反應 , 酒體封閉得滴水不漏 , 有點不尋常。入口酸度和 , 單寧比前三支細長 , 在牙縫中遊走 , 收結亦較柔和。

e6

第五支綠點酒

香味亦如睡美人一樣 , 非常沉睡 , 嘗試用掌心加暖 , 但只能微微迫出一丁點果香 , 薄荷及葉的青味。入口酸度適中 , 單寧堅實 , 酒體厚重 , 收結平順。

e7

第六支啡點酒

香味非常強勁奇特,混和了泥土 , 上海筍味 , 及有點像陳年舊木( dusty wood)的氣息 , 果香味較暗晦 , 感覺有如進入荒廢的古老大屋一樣 , 有點古舊及耐人尋味。入口時酒體肥大 , 有雪茄味 , 泥土及礦物味豐富 , 果味在此時仍未開放 ; 酸度 , 單寧要在中段時展現 , 收結細長 , 整體感覺奇特另類。 腦海浮現有點似Pauillac的影子。

e8

第七支冇點酒

香味帶少許黑加侖子及少許松木香 ; 感覺較平淡 ,入口同香味一樣比較平凡 , 並無持別驚喜。除黃點酒 , 綠點酒外明顯比其他失色 。

第一回合總結

·              七支酒的顏色都非常深紅 , 濃密得光線難以穿透。

·              經第一階段測試 , 個人最歡頭三位次序 : 第一支白點酒的自然優雅 , 第二支紅點酒的豪爽直接 , 第三支藍點酒如故事般變幻多彩 , 動人心絃

·              第六支啡點酒印像另類獨特 , 此酒令人作出兩種反應 , 有些人會即時離開 , 有些人會繼續尋幽探勝 , 真的非常明顯極端 , 黑白分明。 要花點時間及心思去領會欣賞 。

·              第四支黃點酒及第五支綠點酒在這回合表現封閉 , 畢竟未走完全程 , 應給予機會作上訴平反 。

·              對第七支冇點酒 , 不知何解地對她不存厚望 , 同樣未走完全程 , 可能下回合有奇蹟出現。

·              其餘各位評判各有心水排列 , 但整體上都認同 1, 2 , 3, 6 四支表現較佳。

·              第一輪測試後大家都腹似雷嗚 , 二話不說 , 先上菜再論酒。

e9

2100 hrs  , 開瓶至今 2.5 小時 , 七支酒表現如下:

第一支白點酒

香氣比最初更顯成熟芳香 , 朱古力 , 泥土味轉化成木桶 , 熟黑加侖子果香及醞臟香氣 , 層層散發 , 表現有點美國酒的風格。

第二支紅點酒

香味仍然爽朗明快 , 熱情奔放 , 此時車尼子 , 黑加侖子果香及雲尼那 , 松木香更為明顯 , 香氣散發速度開始放緩 , 整體感覺穩定而橫向發展。

第三支藍點酒

耐力深厚 , 仍然穩步向前 , 毫無疲態 , 展現如布 , 新木的香氣 , 酒體依然聚而不散 , 後勁頑強。 同樣有美國酒的風格。

第四支黃點酒

開瓶已2.5 小時仍然沉睡不醒 , 試用掌心加暖 , 及搖晃 , 只能微微迫出一點果香 , 依然重門深鎖。

第五支綠點酒

開始有少許署光初露 , 但仍飄急不定 , 若隱若現 , 不一刻又被烏雲再次覆蓋 , 只好耐心等待。

第六支啡點酒

像時光倒流到五六十年代大宅 , 感覺依舊古老 , 今次展現了墨汁香 , 咸魚 , 舊報紙及乾果仁 ,  有點書卷氣息

第七支冇點酒

依然平凡 , 有點乏善足陳。

第二回合總結:

·              今次個人較喜歡次序依然冇變 : 第一支白點酒 , 第二支紅點酒 , 第三支藍點酒

·              對第六支啡點酒漸覺感興趣。

待續…………

風韻絕代 , 生津如泉– 茶中 Petrus (下)

d13

欣賞角度:

普洱茶有青餅及熟餅之分 , 簡單一點是青餅較新鮮 , 茶餅或茶葉未經長時間發酵 , 茶葉較淺色 , 而茶湯亦較接近橙褐色 , 茶味較淡及帶蘭香、荷香、樟香 , 相反熟餅在香氣表現就會較弱 , 茶色深濃似墨 , 茶油豐富 , 以品其茶質為主 , 所以有云 : 貯生餅 , 飲熟餅的說法。

普洱茶常有 甜、苦、澀、酸、無味 等以上數種的味道,這些味道可能單獨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時有多種味道共同並存。

1) 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夢寐以求; 普洱茶經過長期陳化、苦和澀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葉中,經沖泡後,慢慢釋放於普洱茶裡,而有甜的味道 , 上好的普洱茶,越沖泡到後面,甜味越來越濃。

2) 苦和澀本來就是茶葉特有的味道,普洱茶之所以會有苦,是因為其中含「咖啡鹼」,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為這些「咖啡鹼」,對人體神經系統引起了興奮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並非透過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從略帶苦意的茶湯,達到回甘喉韻功效。

3) 茶的澀感是因為含有「茶單寧」成份,普洱茶是大葉種茶菁製成的,所含的「茶單寧」成份比一般茶葉來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濃郁,也是澀的口感特強。適當的澀感對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澀會使口腔內肌肉收歛,而生津作用。

4) 酸味和水味卻是大家所不喜歡,普洱茶應盡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葉製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這些帶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經過三、五開沖泡後,有的酸味會逐漸減少。酸味是品茗者不願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

5) 至於無味雖並不是味道,但是習慣性將淡而無味視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無味之味了!大多數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極品。這可能與貯放陳化的年份有關,一百多兩百多年陳期的金瓜貢茶,其評語的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 無味之味有著十足的禪境,此仍無比高尚境界 , 我暫時亦未有機緣一嚐。

d14

普洱茶湯飲入口腔,所引起各種口感,除了提過的味道部分外,其他的歸到水性這部分來介紹。水質可以分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則是一些負面性能影響品茗情境的。

1) 是最柔和的感覺,比如純豆漿,在口腔裡有一種柔軟感。滑會使人有溫和舒順而親切,也會使人心神比較安適穩定。

2) 茶湯喝到口腔裡,好像渴酒一樣,立刻化為一股昇華之氣。但喝酒只感覺一陣酒氣向上顎衝起,而後漸漸揮發過去。普洱茶的化勁,遠比酒的化勁柔和而寧靜,不會有那股燻腦的難過。酒氣的化勁會使人自我膨脹,心神恍忽,醉言失態。普洱的化勁則令人清神明智。

3) 活潑的水性,是各茶種品茗者一貫重視的茶湯優美的表現,在口腔中產生一種活力的感受如飲 champagne or sparkling wines

4) 喝過茶之後,口腔內有一種砂砂的感覺。如同喝了一碗紅豆湯,留下口中那種濃砂感覺。 這種砂砂感覺會帶給口腔一種舒服的感受。

5) Body , 水厚和茶湯並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質地的關係,茶湯在一定的強度,溶於水中物質成份較多的,在口感上覺得會比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稱之越厚,或越稠。 濃是沖泡技術上的影響,同樣一泡茶,茶葉浸泡在熱水中越長,茶湯就越濃,也就是茶湯的強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時間很短,茶湯便會顯得淡淡的,與水性厚薄無關。往往厚、重以及甸實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說茶湯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實,其義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 使人感到飽滿而實在,帶給品茗者有較平和穩定的心境。

6) – lean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湯喝到口腔裡,沒有坦蕩舒張氣勢,水質也感覺輕且蕭條。由於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調,使品茗者產生了輕浮、薄弱、不安穩而抗拒的感覺。

7) – sharp 是因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觸及利刃的感覺。會引起單薄、削、偏激、難過的感覺,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絕的作用。一般的邊境普洱茶或現在新樹茶菁所製成的新鮮青餅普洱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出現刃利現象。

 

d15

普洱茶的喉韻可以分為酣、潤、燥三方面。

1) 陳年普洱,經長時間發酵 , 苦澀味全消失了,有如飲好年份的 merlot 一樣 , 飲後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韻,持續甚久

2) 喉頭得到滋潤,渴象就可以去除。有時候天氣太乾燥,或者吃得太過於鹹膩 , 飲酒後,口渴現象就會很嚴重,喝水越多,感覺更加渴,此時我自己會沖泡 一兩 口上好的普洱茶,喉頭因此而潤化、口渴自然解除洧失,舒服且順暢。

3) 一些以雲南省外或邊境茶菁製成的普洱茶,因為品質不好,會有「鎖喉」現像。燥感除了喉頭極不舒服且難受外,給予品茗者情緒不穩,神意焦慮,心境不安等 , 此為劣等茶之分別。

d16

生津普洱茶是大葉茶種,茶葉內涵成份特濃,生津功能特強,普洱茶是以生津為主要特色之一。有時感口乾舌燥,喉頭緊鎖,身體必定是出了問題有了毛病。飲普洱茶後生津,不但能舒順喉韻,滋潤口腔 , 生津回酣可達數小時之久。

茶氣普洱茶可以理氣在初飲時三杯到肚 , 很有可能會產生氣體性自然生理現像” , 這仍優質普洱的正常反應 , 小心尷尬。  亦有收練太極及氣功 , 將飲普洱茶作為養氣修練之用 , 此仍另一範籌 , 非己之長 , 不作細表。

後話:

常有人問我在那裏買茶? 家中有什珍藏?? 答案一是有時深圳、有時香港 , 答案二是冇珍藏 , 只有幾款日常飲用罷了 , 亦不會太花錢追求什麼所謂極品 因為每間茶莊都有自己極品 , 亦無統一規範及公認標準 , 那些圓茶紅印、圓茶藍印、茶磚 758175737542 , 真係要住本Tea Bible去買 , 而且真係會好易破產

買茶要間老實茶舖 , 否則真係唔知會買。茶葉名稱五花八門 , 有時真會眼花撩亂 , 所以我會話明買清香鐵觀音、中火岩茶、潮州功夫茶…………..咁茶舖就知介紹邊幾款俾你。 我自己去買茶葉一定要試 , 唔會怕羞 , 至買 , 唔肯定就先買 四兩 或唔買 , 而且不會買多 , 飲完再買 , 除靚普洱可能會買少見少外 , 其他茶年年都有 , 所以夠飲半年就算 , 不會積貨。

一連十講長篇大論講到此處 , 各網友對茶藝應該有某程度上的理解 , 對學茶有興趣的朋友亦知道明確方向及範圍 , 用來行走光湖絕對應該卓卓有餘。其實品茶品酒道理一樣講求 “虛懷若谷 , 幽谷清音”。

風韻絕代 , 生津如泉– 茶中 Petrus (上)

d1

普洱茶獨具風格

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 普洱,是雲南省思茅地區的一個縣名,原不出產茶葉,但為雲南南部的重要貿易集鎮和茶葉市場。

普洱茶的原料,主要產於雲南瀾滄江流域,尤以西雙版納一帶最多。現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緊壓茶兩大類。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採摘時期不同,分為春尖茶,二水茶和榖花茶。清明至穀雨所採的茶葉,稱為春尖。芒種至大暑所採的茶葉,稱為二水,又分細黑茶,二介茶和粗茶,為壓製緊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採的茶葉,稱為穀花,白毫特多,亦很細嫩,為製餅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比較細嫩的滇青做主要拼配原料,經過普洱茶特有的後熟作用而成。普洱緊壓茶,以細嫩的滇青為主要配料,還要選用不同等級的粗茶,作為裏茶或稱包心茶。目前普洱緊壓茶的花色有沱茶,餅茶,方茶,緊茶,圓茶等。

陳年普洱茶存茶五要

喜陳年飲品及食品者應知,不論是存紅酒或茶,材料與製作重要,貯藏更是關鍵,不同的環境與容器,對其品等高下之影響不可忽視。所以陳年普洱茶的貯藏重在讓茶得和緩轉化的陳倉,舉凡陳化過程、存放環境、貯藏空間、收納容器、包裝材料均應講求。 存茶五要:恆溫、恆濕、不見光、無雜味、喜熱鬧。 前四要非僅適度更要免其變化,且同一靜置空間貯茶量愈多,有利於茶香相互激發。所謂激發為味相侵染以香引香內香潛發。

黑茶 普洱茶、六堡茶、雲南七子餅茶、雲南沱茶、雲南磚茶

屬後發酵茶類,用高水溫沖泡。雖比較溫和耐浸,但亦忌長時間浸泡,否則苦澀味重。如沖法得宜,則茶湯清澈,茶味醇厚。宜用紫砂茶具沖泡,建議沖法如下:
1. 份  量:置放相對於茶壺五份之二的茶量
2. 水  溫:100
3. 浸泡時間:約十秒至三十秒
4. 沖泡次數:約十次

d2

1) 今次較特別 , 會用茶盅沖泡 , 及用紫砂壺醇茶 , 品嚐普洱建議用大一點的茶杯 , 用具參考擺法上如圖。

2) 準則普洱茶經長時間存放及發酵 , 雜質較多 , 所以要用大滾水溫 ( 100’ C)來沖泡。

d3

3) 例行程序今次先行洗杯 , 暖壺。

d4

4) 為免茶杯變 , 影嚮茶味發揮 , 從注入熱水進行暖杯。

d5

5) 普洱茶餅由於是壓茶 , 茶葉一片壓一片 , 所以最好用小刀將茶餅面層茶葉挑 , 由面而底 , 由外而內拆茶 , 將茶葉搣細

d6

6) 用茶斗將茶葉置入茶盅內茶葉份量按個人口味或茶葉質素決定。

7) 經上述一輪搞作 , 水溫理應下降 , 可能要將水翻熱。

d7

8) 提煲沖水 , 用大水流高沖法 , 將水撞入茶盅內 , 使茶葉在熱水中翻滾 , 雜質。

d8

9) 將茶盅蓋 , 不用太快 , 讓熱水有足夠時間滲入茶葉內 , 慢慢將開茶水倒入公道杯中 (今次公道杯用作盛載養茶水用 , 切勿誤會) , 遇到越陳年普洱 , 我會重覆開茶二次 普洱茶油豐富 , 養壺玩家必定會將開茶水留作養壺之用。

d9

10) 重覆步驟 (8) – (9)

d10

11) 今次再次提水煲用大水流沖水 , 蓋上茶盅蓋 , 由蓋邊的茶色決定濃淡。

d11

12) 將茶由茶盅倒入紫砂壺內 , 今次有點特別以紫砂壺作公道杯使用, ) 可讓普洱茶在紫砂壺內醇化降溫  , ) 若全程用紫砂壺沖泡會較難監控茶的濃淡 , 所以有次巧妙安排。

d12

13) 將茶倒入茶杯奉客。

14) 請茶…………….

下回講普洱茶的欣賞角度 , 極為精彩 , 絕對不容錯過………….。

 

Italian Night at Latata

Tasting Date 7 May 2007

星期一 , 一個大部份正常人都不太喜歡返工的日子 , 搞個 BYOW Italian wines causal gathering. 去士丹頓街間 Latata , 價錢不貴, 食物算 OK , 免 cockage , 足量 decanters 供使用 , 冇太大要求 , 志在一聚 , 解解酒癮。  

九位男女酒友……… 原本想叫餐廳經理寫幾個拿手菜來一齊 share , 唸住俾佢發揮 selling skill , 點知搞一大輪 , 始終叫 餐牌上面的 四份半 “二人世界套餐” ~$300/head 無話可說! 

 b1

Astoria Prosecco NV

100% Prosecco.

色澤淺黃 , 泡沫較大而快 , 香味清爽 , yeast 味較弱 , 質感輕快 , 較為簡單 , 屬清新果味型 , 適合作為 餐前飲用。

 b2

Vesevo Fiano Avellion 2004 

色澤檸檬淺黃 , 香味較隱晦 , 少許火石 , 橙皮及松子 , 酒體中厚 , 酸度適中 , 果味充實 , 結構工整 , 富礦物感 , 口感比香味表現佳 , 作為 food wine已算稱職 , 與生蠔配襯時能夠延長蠔韻。

b3

Gaja – Alteni Di Brassica 2001

睇過 品酒客 Tata 講過此酒 , 趁今次有機會買來與酒友分享

1900 hrs 開瓶 , 原瓶透氣, 40%60%水冷凍 , 2040 hrs 落杯

色澤淺金黃 , 香味在最初開瓶時帶熟菠蘿 , 青蘋果 , 桃駁梨 , 到中尾段的青草 , 花香 , 表現出變化及酒本身的能量 ;入口體形中厚 , 酸度柔和 , 果味充盈及帶少許nutty 及雲尼拿 , 質感、層次、平衡性俱佳, 須不至於美麗不可方物 , 亦算風姿婥約 , 清麗脫俗 , 只是略兼收結較短 , 火候未夠 , 美中不足 , 個人十分喜歡。

若此酒作蒙瓶測試 , 我好可能估錯是 chardonnay , 此酒在靚杯內表現會伴若兩人 , 在窄口大杯內表現雍容優雅 , 真的要好好服待此酒。

b4
 

Donna Lisa 2000

開瓶半小時即可飲用 ,深紅酒色 , 黑加侖子 , 熟果 , 香氣柔和而舒服 , 入口除酒體 , 酸度 , 單寧都感覺都較平面 , 而顯得有點簡單及空洞 , 欠缺個性。

 b5

Zenato Ripassa Valpolicella Superiore 2003

A blend of 80% Corvina, 10% Rondinella, and 10% Sangiovese

1900 hrs 開瓶 , Decanter 透氣 , 2120 hrs 落杯。

在初開瓶時酒精感很強 , 一定要呼吸 2.5 小時左右才會變得柔和平順 , 適宜飲用 , 酒色深紫如墨 , 香味濃郁大件 , 熟果 , 甘草 , Thyme , 雲尼拿 , 酒體厚大 , 酸度及單寧尚算柔和 , 結構有如山洞一樣 , 漆黑而神秘 , 收結帶點甜的感覺 , 略欠變化及複雜性 , 價錢貴 , 若當平時佐餐飲用 , 亦很適宜。

b6
 

1997 Braida (Giacomo Bologna) Barbera d’Asti Ai Suma

1800 hrs 開瓶 , decant , 2150 hrs 落杯 , 酒色深紅 , 香味帶熟果 , 棗味 , 少許無花果 , 紫羅蘭 , Olives入口酒味濃郁 , 體形厚而結實 , 酸度細緻 , 單寧柔和 , 很有內函 , 結構平順自然 , 有點像 Bordeaux 三、四級莊的風格 , 感覺悠閒寧靜 , 彷彿漫步於意大利的街道上一樣。

 b7

Limoncello Liquore

個人酒量淺薄 , 素來不太懂欣賞高酒精酒類 , 此酒真如檸檬汁加 vodka 一樣 , 須然酒很香亦很易飲 , 畢境之前所飲用的己令我有點醉意只能淺嚐即止 , 所以不想妄下評語。

b8

海鮮拼盤二人份量 – 夠新鮮。

 

 

鴿腿沙律 – 食完先記得要影相 , 真失敗。

b9

野菌湯 – 夠濃及 creamy , 飲完飽一半。

b10

燒牛膝

買相真的要認真加以改善 , 大家睇見會唸……………

, 我自己個件好 , 碼有條大骨 , 都知係牛膝之類…………. 坐對面那位在愛河中泳的酒友 , 眼裏自然是”世上什麼都美”  對於面前那碟  ”形神俱佳” 的牛膝 , 亦能處之泰然 !

但畢竟總算味道不錯 , 肉質亦軟霖 ,  配以 Ripassa 時肉汁與濃郁果味、豐厚酒體及酒的甜味亦可以配合。

b11

燒羊架

肉質鮮嫩味亦不錯 , 可惜有些生熟控制未能符合要求 , 加上綠色奇異果及薄渮汁較甜 , 配酒時有點反效果 , 相信配肉汁反而更統一。

b12

甜品拼盤 – 芝雪糕 , Cream Brulee, 朱古力慕思 , 玫瑰雪糕

岩韻獨步 , 茶中武當

a0

武夷岩茶馳名中外,與優異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 , 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連逶迤,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輪廓。名山勝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靈氣 武夷山之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爲石英班岩,中部爲礫岩、紅沙岩、葉岩、凝灰岩及火山礫岩五者相間成層 , 造就出岩茶的優良內質及特有岩韻 加上武夷岩茶製造方法獨特,兼有紅,綠茶製造原理的精華 , 配合精湛細致的焙製技術 , 做就岩茶獨到品質。

著名的武夷岩茶品種﹐除原有的奇種之外﹐又先後引進和培育了若干珍貴品種﹐最出名的莫過於大紅袍” (亦有人叫馬騮搣), “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腰白牡丹金鑰匙不知春不見天雀舌老叢水仙以及武夷十二金釵等等好幾十個品種 ﹐以這些名叢製成的茶葉﹐無論香氣﹑滋味﹑湯色都各具風韻。 

a1

屬半發酵茶類,可用較高的水溫來沖泡。忌長時間浸泡,否則苦澀味重。

紫砂茶具沖泡,建議沖法如下:
1. 份  量:置放相對於茶壺三份之一的茶量
2. 水  溫:95℃~100℃
3.
浸泡時間:約三十秒 ,   四十秒 , 五十秒 …………….

4. 沖泡次數:約七次  (視茶葉質素及泡茶者手藝而定)

岩茶神功要訣 (與鐵觀音有九成近似)

水溫熱、茶量足、時間準

a2

1) 參考用具擺法如上圖。

2) 水準則 – 茶葉一般較褐色可用較高水溫 (~95 – 100’C)

a3

3) 水溫太熱可以先行洗杯 , 將熱水倒人大茶碗中用左手用茶夾洗杯

a4

4) 為免茶杯變 , 影嚮茶味發揮 , 從注入熱水進行暖杯。

a5

5)  同樣在茶壺中注入熱水以作洗壺暖壺之用。

a7

6) 暖壺後將熱水倒去。

a11

7) 用茶斗將茶葉置入杯中 , 茶葉份量按個人口味或茶葉質素決定。

a9

8) 提煲沖水 , 用慢水流高沖法 , 將水慢慢沖入茶盅內

a10

9) 用茶刮將泡沫刮走

a11

10) 蓋 ,盡快 將茶即時倒出 , 此步驟叫開茶 , 一般都不會飲用 , 養壺玩家會將 “開茶” 的茶水留作養壺之用。

a12

11) 重覆步驟 (8) – (10)

a13

12) 今次再開茶水倒在壺身 , 用意是利用壺內溫度將養茶水吸收

a14

13) 將用茶巾將茶壺底先行印乾。

a15

14) 將茶倒入公道杯中 , 一定要連最後一滴都倒盡為止。

a16

15) 將暖水用的水從杯中倒出 , 從公道杯中將茶倒入茶杯奉客。

a17

15) 奉茶前用茶巾印乾茶杯底才奉客 。

 

欣賞角度 :

岩茶湯色橙紅明艷,杯邊有黃光層 , 湯味濃而醇厚,微澀中帶甘潤味,並有弱果酸味 , 很容易分別獨有的岩韻。

武夷岩茶的泡飲,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噱咽,先嗅其香,再試其香,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隨園食單》)。開湯第二泡香才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鑒別岩茶的上品的香氣。更有上者「七泡有餘香」。

武夷岩茶風格鮮明 – 香氣 , 茶味 , 岩韻 , 茶味變化多端 , 表現剛勁有力 , 較男性化  , 加上品種繁多 , 各有獨門絕技真有如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般精彩。

優質岩茶品種亦具大師功架 , 亦講求質感及平性 , 結構均稱 , 餘韻悠長 , 與葡萄酒的 Cabernet Sauvignon 風格非常近似 , 亦是個人最迷的茶種。
下回講茶中 Merlot –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