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ting Date 29 April 2007

開瓶前 10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於酒架上立靜止。 酒保存狀態良好 , 水位理想 , 以現時飲用應是最佳時刻 , 估計表現曲線應由開瓶 2 小時開始扒昇至 4 -5小時左右回落。
1700 hrs 開瓶 , 原瓶透氣。
1800 hrs (開瓶 1小時) 將酒過 decanter讓酒呼吸 , 露酒時酒香幽幽 , 帶少許木桶 , 香氣 , 殘留在樽內之酒渣頗多 。一如以住亦是一杯到尾測試變化、頂峰及持久力。
1900 hrs (開瓶 2小時) 落杯 , 酒香開始慢慢釋放。 酒色粉紅通透 , 色澤深紅 , 少許褐色邊 , 掛杯不算多而快 , 果香較收歛 , 有點害羞 , 初段杉樹香為主幹、帶少許木桶、鉛筆屑 , 非常沉實而柔和 。
1930 hrs (開瓶 2.5小時) 酒的表現跟前半小時相若 , 而香氣的果味漸漸明顯。
2000 hrs (開瓶 3小時) 酒的香氣開始釋放 , 杉木、紅果 , 藍莓 , 黑加侖子 ;入口體型中厚而口感非常輕柔 , 酸度細緻而柔和 , 單寧和順 , 仍有少許酒精在喉底出現 , 收結相當細長約 10秒 , 感覺非常陰柔及女性化 。
2100 hrs (開瓶 4小時) 酒依然美麗動人 , 香味更濃 , 非常波爾多的香味 , 及帶點 Pauillac 產區的泥土味、礦物味。
2130 hrs (開瓶 4.5小時) 酒的香味及表現踏入高峰 , 果香如孔雀開屏完全展開 , 香味舒服得令人沉醉 , 使我捨不得把鼻移離酒杯 ; 我閉上眼晴 , 讓她帶我進入她的世界………….那裏非常寧靜優美 , 陽光溫暖 , 慢步進入杉樹林 , 前面一所木搭的小屋 , 四週充滿果實 , 有點煙草氣味 , 自然純樸的鄉土氣息 ; 我拿起前面有一杯酒 , 酒入口表現更舒服, 質感豐富密度緊扣 , 口感圓潤 , 酸度在圓潤的質感過後才慢慢出現 , 是果實 , 是香料 , 是乾車尼子 , 是葡萄 , 酸度像吃完葡萄一樣 , 微微的果酸在兩旁 , 很舒服 , 有點葡萄皮的單寧在牙縫中穿梭 , 美麗的質感如潮浪漸退 , 留下幽幽的收結 , 如淡淡離愁 , 這是一幅”夕陽斜照 , 陌上歸人”的景像。
2200 hrs (開瓶 5小時) 跟之前半小時表現一樣。
2230 hrs (開瓶 5.5小時) 酒表現曲線進入橫行形態。
2300 hrs (開瓶 6小時) 香氣有點微酸感覺 , 酒的香味開始衰減 , 酒體平亦變得散 , 一杯酒由 1900hrs 落杯至 2330 hrs 能有此表現 , 還能要求什麼?
須然不是一級名莊 , 也不是 82 這極好年份 , 但 83那份舒服自然及柔和的表現 , 已是十分美妙 。腦海中我不禁泛一個問題 「一個人能夠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是什麼?」 這答案林林種種,很有趣。可能包括:真心、讚美、誠意、體貼、智慧、尊重、包容、感情、愛、關懷、等等。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答案是兩個字:時間。這是否可用套用在葡萄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