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d Label Wine Dinner @ Kimberley Hotel – Part 3

佳餚

b8

鹵水牛脷、七味三文魚皮、芙蓉煎帶子

Marinated O.X. TongueCrisp Salmon SkinPan-fried Scallop with Egg

 b9

鮮蝦肉醬崧伴脆口生菜包

Fresh Prawn Paste Served on The Garden Green

 b10

西洋菜清燉原粒干貝

Double-boiled Conpoy on Chinese Watercress

 b11

豉味豆腐蒸斑球

Steamed Garoupa Ball on Bean Curd and Bean Paste

 b12

生炆豆卜斑頭腩

Braised Garoupa Head with Bean Curd Puff

 b13

金陵全豬烤香苗

Roasted Suckling Pig Stuffed with Tasty Rice

 b14

堂弄羊腩汁灼豆苗

Poached Pea Sprout in Mutton Gravy

 b15

招牌干煏牛肋骨伴大根

Braised Prime Rib of Beef in House Gravy with Turnip

 b16

甜梅菜皇蒸素包

Steamed Preserved Vegetable Bun

 b17

中西美點薈萃

Dessert Dessert

·              一頓極豐盛美味的晚飯 , 食物有質素有水準 , 無可挑剔。

2nd Label Wine Dinner @ Kimberley Hotel – Part 2

上接 Part 1

 b5

Clos du Marquis 1996 (Leoville Las Cases St.Julien.) ~$550

酒色深玫瑰紅 , 如寶石般明亮光澤 , 香氣自然誘人 , 皮革味、櫻桃、藍梅 , 後段有如甜五花茶 ; 入口非常舒服 , 酸度柔順 , 酒體中厚圓潤 , 單寧為酒的支架 , 須然比前幾支較多 , 在牙縫及面游走 , 但整體感覺上比前幾支舒服 , 原因在於此酒甘油成份比較多 ,平衡緩和整個畫面; 結構及平衡性細緻工整 , 餘韻維持約 6 – 7 秒左右。

個人非常喜歡Leoville Las Cases , 並用”母親的擁抱”來形容一支好年份及陳年的佳釀 。

比對以前試過的 97  Leoville Las Cases 在口感質感上亦有八成半相似 , 風格一致 , 和諧、自然、溫柔,憐愛 , 非常討人喜歡。

此酒當選為最喜歡的第一位。

 b6

Les Pagodes de Cos 1998 (Chateau Cos d’Estournel St.Estephe) ~400

酒色深紅 , 粉紅邊 , 香氣如墨汁、豉油、煙草、木、香草、布;入口較乾身 , 單寧實在 , 酸度中高 , 酒體中厚 , 口味濃密 , 酒的結構緊密而複雜是此酒的一大特式 , 感覺好像一座古老大宅一樣。很有風格及個性。

未試過正莊酒所以不敢罔下評語。

此酒當選為最喜歡的第二位。

 b7

Bahans Haut Brion 1998 (Ch Haut Brion Graves) ~$800

此酒表現耐人尋味:

在開瓶 decant後初試第一支期間 , 感覺一片空白 , 不論在香氣及Palate 方面都偏向平面 2D , 過了一小時候表現依然 , 它好像封閉了 ? 亦好像走了? 感覺如在五里霧中 , 它沒有 cork的異味但感覺總是虛蕪漂渺。 過了三小時 , decanter中的第一支香味有少許展現 , 杉木 , 石頭。 勢色有點不妥 , 立即移情別戀去試原瓶透氣的一支 , 當堂一天光晒 , 酒色深紅帶紫 , 香氣如煙草 , 蛋白 , 松木 , 濕石 , 朱古力 , 黑加侖子; 入口酒體豐滿厚重 , 酸度中高 , 單寧實在 , 礦物感 , 收結較短 。須然第二支都有一種霧的感覺 , 但碼感覺到主體形像 , 色彩平衡。

Bottle variation 真可令酒有如此極端表現。幸之前沒有將支酒倒進同一decanter 內。

總結 :

·              試幾支酒當然可能有什麼結論。我個人相信一個成熟市場會汰弱留強 ,  2nd label 若不是有它的生存之道 , 否則早就被市場淹沒淘汰 。市場定位 , 價格及質素比率 , 品牌效應此等因素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太複雜艱深。只能以個人喜好去評定喜歡與不喜歡。

·              有酒友提出汝其買 2nd label 不如買一些不太出名的二至五級酒莊佳釀。我睇法就係一字咁淺 – 質素。

·              今次揀酒時有一個有趣現像 , 當大家湧躍地提供自己珍藏時 , 16人竟有25支選擇 , 平均每人碼可提供1.5支, 其中以一、二級大莊的 2nd label 出現最多 。由此可見 2nd label 在酒友心中的地位。

·              當然如果有無限金錢 , 以下真本是問題 , 我會以另一角度去思考 2nd label.

·              2nd label 是否可以用一個較入門價錢去評估正莊的風格是否屬自己喜歡?

·              我可以用一個較平的價格去品嘗70% – 80%品牌酒莊的風格。

·              20% – 30%分別對我重要嗎? 付出的差價是否同質素成正比? 我能分得出那 20% – 30%的質素分別嗎?

·              若一個好年份是否可借用 2nd label 的表現中去推算正莊表現來作投資、存放、飲用步署?

·              當晚以酒的質素而言合格但並非精彩 , 沒有太大驚喜。宏觀整體酒的表現有點”夕陽遲暮” , 下次再玩 2nd label 時會用 vertical tasting 方法去品評 , 揀二支品牌如Clos du Marquis , Carruades de Lafit品試, 以5-10年間的表現去評估。

 

2nd Label Wine Dinner @ Kimberley Hotel – Part 1

 b1

Tasting Date – 8 March 2007

過完新年 , 酒蟲又發作 , 原本想班酒友 causal 聚一聚 , 點知一吹雞眾酒友就如巨浪湧 , 唔住。 酒友 P 君提議金豬年第一次聚會不如試金陵全豬烤香苗應節。咁自己又認識主辦單位主管 , 一拍即合 , 水到渠成。 今次聚會主題為 2nd Label , 因人數眾多及避免失控及浪費 , 所以定下遊戲規則如下:

1. 除二支香檳外 , 以6 對 12 支為限  (各酒友翻箱倒籠提交珍藏名單 ,再作定案)

2. 價錢以$800一支為上限。

3. 以飲時期為主 , 太新或太好年份要 , 最後結果以90 年代為主。

4. 所有酒預先一、兩天送到飯店 , 直立靜上。 搵一、兩位酒友當晚提早去做開瓶透氣工作。

5. 當晚 1800 hrs 全部酒開瓶 , 第一支落 decanter , 第二支原瓶透氣 , 用意可作 A B 比較 , 以防止 Bottle Variation及可留有後及避免over breathing。

6. 今次品試次序排列會有太多組合 , 開瓶初試後討論 , 最終決定以 3 對 ( 94 , 95+95 , 98) 先後次序。

7. 1950 hrs 開始品試 , 多謝老友安排足量酒杯及 colour labels 以供使用。

 b2

Segla 1994 (Chateau Rausan-Segla Margaux) ~$400

色澤深紫紅 , 桃紅邊 , 酒色暗啞 , 香氣帶車尼子 , 未熟布 , 入口酸度柔和 , 單寧平順 , 酒體中厚圓潤 , 平性佳酒精不強 , 餘韻短。除口感及平性外 , 不論香氣及入口感覺較為平淡 , 深度、層次、變化欠奉

第一回合即出局。

 b3

Carruades de Lafit  1994  (Lafite Rothschild Pauillac ) ~$800

酒色深紅 , 桃紅邊深 , 酒色濃密暗啞 , 深不透光 , 初入杯時帶濕報紙 , 泥土 , 濕木氣息 , 並不討好 , 再過小時後果香才浮現 , 紅果 , 雲呢拿 , 杉木 , 鉛筆屑 ; 入口酒體厚實 , 酸度適中 , 單寧中等而不算強烈 , 口感濃郁而且感覺非常複雜、 沉實, 餘韻細長達 10 – 20秒。後段亦帶有earthy泥土及礦物味。 乾杯後杯中仍殘留青瓜、茄汁的氣味。

此酒在風格上與正牌酒有七八成相似 , 特別是其複雜感覺 , 餘韻及後段earthy泥土及礦物味terror的特性。不同之處是平性框框下每樣特性的比例。

 b4

La Dame de Montrose 1995 (Chateau Montrose St.Estephe) ~ $500

酒色深紅帶少許磚色調 , 同樣深不透光。煙燻、灰、濕泥土、雪茄盒、茶葉、薄渮味 , 果味在較後出現有如黑加侖子 , 果的感覺較瘦削;酸度中高 , 酒體中厚 , 質感綿密 , 單寧實在, 餘韻有少許微苦 , 維持約 3 – 4秒左右。

比對以前試過的 97  Montrose 在口感質感上亦有七成相似 , 不同之處在於 La Dame de Montrose 果味較削 , 酸度較尖而表現收得較緊 , 沒有那種 Model cat walk 那樣自信及水準發揮。

接 ——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