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Truffle Dinner at Jubal – Part 2

食物編:

f55

香脆巴馬乾芝士松露油廘肉沙津

Venison Carpaccio with Truffle Oil, Baby Greens and Crispy Parmesan

鹿肉用拔蘭地 , 蜜糖及意大利醋預先醃製 , 薄而鮮紅 , 無血水而肉質細嫩綿密, 整個菜式以紅黃綠三色簡單襯托 , Parmesan Cheese 烘脆後甘香鬆脆 , 帶少許芝士咸味 , 加上松露油的濃郁香氣 , 非常誘人 , 最妙是將鹿肉捲Parmesan Cheese 一嘴嚼進食時的化學變化 ,  鹿肉本身肉味較淡 , 用汁醬可能會蓋去肉味 , 用鹽又會太咸 , 芝士的咸味則恰到好處 , 芝士的乳味覺亦柔和了鹿肉的生嫩 , 提升了鹿肉的鮮味 , 香脆亦增加了食物的口感變化 , 配襯天衣無縫 , 絕妙精彩 , 不其然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與讚歎。

鹿肉與芝士菜本身完美無瑕 , 個人功力有限 , 想不出用什麼酒來配襯方可合適。

f56

藍蟹蕃茄清湯龍躉柳

Blue Crab & Tomato Consommé with Giant Grouper Fillet

用藍蟹及蕃茄做成清湯 , 加上香煎龍躉及菜絲 , 湯充滿蟹的及蕃茄鮮昧 , 咸淡適中 , 龍躉本身肉質細滑 , 在蟹湯襯托下更是魚中有蟹 , 蟹中有魚 , 非常平易近人討好。

個人試用Chateau Bonnet 2005 White, BX 來配襯這度菜式 , 酒的酸味更加吊蟹肉的鮮味及餘韻 , 感覺不錯。

f57

黑松露脆雞心蠔仔手做意大利闊麵

Handmade Pasta with Chopped Oyster, Crispy Chicken Heart, Black Truffle and Veal Jus

黑松露香味只能及白松露的十分之一 , 價錢亦相差很大 , 黑松露的香氣多數來自松露油 , 入口香脆 , 味道有點像木耳 , 黑白松露同場出現是用作比較。 雞心用拔蘭地醃製 , 肉質彈牙而軟 , 蠔仔的味道較淡皆因鮮味完全滲透到意大利闊麵內 , 闊麵彈牙而且非常鮮味可口。

個人再用Chateau Bonnet 2005 White, BX 來配襯這度菜式 , 效果可以但非理想。

f58

意大利白松露薄片鵝肝燒粟子意大利飯

Roasted Chestnut Risotto with Foie Gras & Shaved Fresh Italian white Truffle

鵝肝軟滑化口 , 燒粟子清甜而有質感 , 意大利飯軟綿 , 三種材枓質感都十分接近 , 白松露濃香撲鼻 , 整體暖綿綿 , 甜美惹味。

當與Condrieu Cuvee De Chery 1999 併配時 , 酒的厚重甘油滲進綿密的意大利飯、粟子、鵝肝之間 , 而酒的酸度就像解鎖一樣將本來黏密散亂的味覺層次從新排列整齊 , Break & Burn……… 而白松露那種如媒氣、蒜頭、大蒜、木材、菇菌的複雜香味亦連同酒的收結而延續 , 嗅覺與味覺兩種感觀在大腦中和諧結合 , 非常美妙奇特 , 就像一幅缺失關鍵一塊的併圖一樣 , 而Condrieu Cuvee De Chery 1999就是那關鍵的一塊 , 全幅併圖的意境完全清楚明白 ,精彩絕倫 , 心底又再一次泛幸福的感覺。

f59

薄煎美國頂級肉眼扒配丹麥藍芝士汁

Quick Seared Thin-Cut of Top Grade US Rib-eye, Blue Cheese Sauce, Red Wine Reduction

據老闆Borris , 此件美國頂級肉眼扒是香港買得到最靚的貨色 , 用薄切方法 , 只底面煎一煎 , 以保持肉汁及鮮嫩口感 , 配似用丹麥藍芝士做的汁醬 , 肉味豐富 , 鮮軟肉質加上濃而香滑的芝士汁 , 質感上互相襯托 , 口感極之豐滿 , 味覺組合令我聯想一幅油畫。

配以Altair 2002 , 雖然加添了果味 , 但始終不是 Total Enhancement , 效果有點反高潮。 反而配襯Condrieu Cuvee De Chery 1999  , 酒內濃厚甘油與芝士汁相對 , 酒的微酸度填補了菜式中缺少的味覺元素 , 有助減去厚重肥膩亦平了整個畫面。 效果之佳真非筆墨所能形容 。

如果肉眼扒配丹麥藍芝士汁是一幅油畫 , Condrieu 就是照亮它的畫燈 , 突出了主題亦增加了氣氛。

 f60

白松露白朱古力雪糕配葡萄甜醋士多啤梨

Fresh Strawberry w/ Aged Balsamic Vinegar & Extra Virgin Olive Oil with White Chocolate and Truffle Ice Cream

將半粒白松露切細 , 混入由白朱古力及忌廉而製的雪糕內 , 白松露的氣味從白朱古力內幽幽滲出 , 雪糕香滑而美妙 , 全完感受到意大利人用小狗在軟泥去尋找白松露的境況 ………..而葡萄甜醋士多啤梨則酸度較為明顯 , 有點尖銳 , 使我從夢中驚醒。

可惜當晚沒有準備甜酒 , 若有一支Germany Beerenauslese 就真是無悔今晚夜

結案陳詞:

·              初次體會Condrieu 厚重甘油配白松露的神奇效應 , 在此嗚謝 Simon Tam 提供的專業意見。

·              一個極之精彩而畢生難忘的晚上 , 白松露不愧為白色鑽石 , Jubal 餐單配搭巧盡心思 , 食物質素無可挑剔 , 物有所值 。很相信每位出席人仕都會同意 , 每當回想白松露就會記這次命運的懈怠而流露幸福的微笑 。

 

White Truffle Dinner at Jubal – Part 1

 f1

Tasting Date – Nov 2006

由於內容過多要分 Parts 上誌!!

白松露之夜 –  Part  1

踏入11  ,又是白松露的季節 , 報章刊登天價白松露菌拍賣的有關報導 , 使全城熱哄 , 個人亦十分好奇及有點心癢 , 希望能一親香澤” , 但現實歸現實 , 在酒店享用白松露的價錢非常昂貴 , 要齊人腳亦非易事 , 實在有點風險及肉痛 。 碰巧友人 提議試酒 , 於是來個順水推舟 , 建議程商Jubal大廚兼老闆 Boris ,  Jubal 舉行一次白松露之夜” – 要金雕玉砌 , 但求實實察察。Boris 特別為當度身訂做了一套令人一試難忘餐單” ,  但一定要足位計算 , 現金找數。 貨真價實 , 童叟無欺 , 常言到Good things never cheap , 神女有心襄王有夢 , 大家一拍即合。

白松露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是否物有所值? 即刻揭盅 : 第一個對白松露的印像是其獨特香氣 , 打開盒蓋 , 見到白松露用吸水紙巾蓋(避免碰撞 , 底部放米吸濕) , 隨即一陣濃烈而複雜的香氣湧上 , 離開盒呎都能嗅到,好像是媒氣、蒜頭、大蒜、木材、菇菌、又似是榴槤殼 ………一種難以形容的味道,香味是散發自一個如林柿般大 , 一粒直徑約(7 – 8 cm ) , 共重100克的菇菌,如此細小有而竟有如此威力,它不愧為鑽石般珍貴的White Truffle白松露。

酒編:

 

f2

Chateau Bonnet 2005 White, Entre-Deux-Mers

Sémillon 45%
Sauvignon Blanc 45%
Muscadelle 10%

酒色水而淡黃 , 非常水色邊 , 比紅點酒更淡色 , 香味似青檸 , citrus , 少許 nutty 及木味 , 入口酸度較高 , 體型屬 light body , 清新鮮爽 , 結構簡單直接 , 回酣有少許甜 , 收結由酸帶動。 適合作為佐膳餐酒併配海鮮之用。

f3

Condrieu Cuvee De Chery 1999

色澤金黃亮麗 , 掛杯非常緩慢 , 香氣有如蜜糖 , 蜜桃 , 梨 , 青蘋果 , 香氣感覺近似甜酒 , 入口酸度柔和細長 , 甘油成份很重 , 質感綿密豐厚 , 體型肥厚 , 甘油感覺特別 , 有點似fortified wine , 又有點像已oxide的酒 , 對初次接觸 Condrieu Viognier 的我 , 需要點時間適應接受。

此酒的特別任務 , 是與主菜白松露鵝肝粟子意大利飯相襯 , 看看能否擦出火花。

 f4

Altair 2002, Vallee de Rapel 2002

7:00pm開瓶 , 轉落decanter透氣1.5小時 , 8:30 pm 入杯。

色澤深紅潤澤 , 粉紅邊紫心 , 掛杯緩慢 , 香味由初入杯時的黑色熟果 , 黑加侖子 , 布 , 加應子的甜香 , 後段出現少許煙灰味 , 入口圓潤舒服 , 果味濃郁 , 厚重體型 , 單寧柔和而有質感 ; 由於酒只是 2002 , 複雜性尚未能完全表露 , 但細味下是有點杉木的影子 。印象中在曾經在”頂級智利酒蒙瓶測試體驗”中試過2003年 , 但不幸的是那次酒體封閉 , 不能一睹芳容 , 今次並無令人失望 。

9:30 pm 香味持續發放 , 除果味外 , 亦少許杉木及薄香味。

10:30 pm 熟果香味依然大量放送湧現。

2002年只有六年時間 , 一隻以86% Cabernet Sauvignon, 7% Carmenere 7% Merlot 的組合的萄葡酒而言 , 能做到果味充溢 , 質感厚滑 , 單寧柔和舒服 , 適當的持久性 , 不深奧難明的變化 , 可隨時飲用 , 法國酒要等碼10 – 15年才有如此適時飲用的表現 , 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待續

 

 

Lunch Time Wines Tasting at Robuchon

e1

Tasting date – July 2006

e2

Shrimp Cappuccino – 法式蝦仔味道濃郁 , 混合了香草的清香味道 , 加上如 Cappuccino 般的幼細泡沫 , 口味非常特別。

e3

Moet Chadon Dom Perignon 1993– 色澤金黃 , 泡沫幼細 , 初入杯時香味較為含蓄 , 帶少許青蘋果 , citrus, 無花果清新香氣 , 個一小時後則散發奶油 , 牛油的芳香 , 直至 2 -3 小時後則變化為清新麵包酵母香味 ; 口感圓融、滋味深沈厚實, 體形中等 , 酸度適中 , 除果味外有點礦物質感覺 , 收結悠長 , 整體感覺華麗多彩 , 令人歡愉。

當兩者雙配時 , 香檳的泡沫與 Cappuccino 的泡沬非常近似 , 香檳的活化性令蝦仔的鮮味有所提升及延長。

 

e5e4

鮮蟹肉蕃茄千層餅

約2mm厚的蕃茄喱作面層 , 然後一層鮮蟹肉 , 墊一層約 1 mm 厚蕃茄 , 中層放蘋果 , 牛油果 , 香草 , 製作功夫都精妙絕倫 , 色彩簡單而優雅 , 菜的大少與餐碟 , 以及整個環境完美地結合 , 菜式就像一件藝術品或一首古典交響樂章般優美動人 , 完美無瑕 , 不愧為Robuchon的 signature dish , 用刀將如此一件有如藝術品般的食品切開進食 , 真有點不忍及罪過的感覺 , 只能嘆一句此仍 “廚神的惡作劇” ; 千層餅入口清爽 , 口感層次分明 , 清爽鮮甜 , 惟獨蟹肉未能突出其鮮味 , 被蕃茄的味道悄為覆蓋 。

 

Puligny-Montrachet, Les Folatières, Leflaive 1996 

Puligny-Montrachet, – 色澤明亮淡黃 , 晶瑩通透 , 初入杯時香氣之優雅如輕紗般慢慢散發 , 輕輕的有如幽蘭 , 如呼吸 …… 非常迷人 , 經 1 小時後香氣漸變化 , 香味有點似菠蘿或白花  香味有層次及變化 , 但依然輕輕的散發; 入口感覺清雅 , 質感細, 質量屬medium body , 酸度含蓄幼細 , 結構非常平結實 ;收結悠長而輕盈 , 整體感覺只能用典雅高貴 , 輕柔迷人來形容。

Puligny-Montrachet,與鮮蟹肉蕃茄千層餅拼配時 , 感覺有點腥 , 反而配香檳的口感較好。

e8e9

脆炸紙包小龍蝦配紫蘇香草汁

小龍蝦 scampi 味道鮮美 , 外脆內軟 , 配以紫蘇葉及香草汁 , 突顯濃郁蝦味。

e10e11

鴨肝喱湯

將鴨肝放在杯的底層 , 上加有如燉蛋般的雞湯 ,  鴨肝與雞湯哩的質感及body , 難分你我 , 質地幼滑 , 入口即溶 , 不論在溫度 , 味道 , 質感 , 顏色都溶為一體 , 感覺特別。

e12e13

煎海鱸魚伴菜及紫蘇香草汁

同樣賣相華麗的菜式 , 玻璃碟下放黃色餅托及藍色彩石 , 上放用有如雲吞皮的薄片 , 將鱸魚隱藏其中 , 加上蕃茄 , 白裏透紅 , 視覺令人聯想到女仕粉頸上戴珠一樣美動人。 鱸魚煎得外脆內軟 , 肉質幼嫩香滑 , 肉汁保存得非常好 , 配合同樣幼滑的薄片 , 口感軟滑綿潤 , 令人說不出的舒服 , 魚肉鮮甜夾雜清新香草味 , 整個菜式充分表現海鱸魚的質感及鮮味 , 令人一試難忘。

e14

Vonse-Romanee, Cros Parantoux, Emmaruel Rouget 1999

Vonse-Romanee 色澤如紅寶石般晶瑩通透 , 開瓶 1 小時入杯 , 初入杯時香氣較含蓄 , 帶點草莓或紅果的香味 , 入口如絲般輕柔幼滑 , 帶提子殘留的果酸味 , 體型屬 medium – light, 單寧約隱約現 , 收結悠長 ;待 2 小時後 , 香氣漸漸展開 , 有白色花的感覺 , 白菊花 , 白玫瑰 ………。 3 小時後散發朱古力香味 , 此時酒的口感更覺柔和 , 均 , 溫暖及少許甜 , 配合 Sommelier 酒杯感覺像情人初吻一樣輕柔和美麗動人。此酒活像一位有修養有學識的大家閏秀一樣 , 由少女時的含蓄害羞 , 至中年時的內函風韻 , 溫柔大方 ,  令人聯想要Romance 般浪漫。

e15

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 1970 

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 – 酒色深紅帶點磚黃 , 開瓶 1.5小時入杯 , 香味濃烈直接 , 皮革味 , 泥味首先登場, 熟果黑加侖子味在後段展現 , 2 – 3 小時後 泥土味變成礫石味及紫羅蘭的氣味 ; 入口味道如香味一樣感覺複雜多變  – 果味 , 木桶 , 後段亦帶有 earthy 泥土及礦物味 ; 質感屬 medium – full body, 單柔順幼滑與酒完美結合, 酸度較隱晦 , 收結悠長 , 餘韻細密 , 整體結構平 , 整體感覺有如穿皮褸 Harry電單車的車手一樣 , 充份散發男性魅力。

e16

Gaja Barbaresco 1997

Gaja – 酒色深紅 , 開瓶入 decanter 經1.5小時後透氣才入杯, 香味仍未能完全展現 , 要不斷搖杯加速成熟 , 香味帶熟果, 布 , 車尼子 , 入口感覺酸度較法國酒為高 , 體質屬 full body , 單寧細密 , 果味濃郁彭湃 , 餘韻有棷欖味 , 整體感覺較為年青有力 , 不扮高深 , 但求傳真 , 有如世界知明男高音 Pavarotti 的歌聲一樣 , 充滿意大利熱情浪漫 , 富感染力 , 沉厚但隱臧無限激情。

e17e18

羊扒拼香草沙律配薯蓉

羊扒鮮嫩 , 肉質比一般的羊扒的密度為高 , 有點彈牙 , 肉味鮮甜 , 油脂分佈平均 , 沒有一點羊騷味 , 加上黑松露及鹽作簡單調味 , 充份表現羊扒的優肉質及肉味 ; 薯蓉更是一絕 , 質地有如泡沫剃鬚膏一樣 , 薯蓉能做到幼滑如絲 , 充滿牛油及忌廉的香味 , 整個菜式口感柔和協調 。

當嫩羊扒配 Lafite 時 , 酒的味道變得甜了 , 但配 Gaja 時則能帶出羊的味道及餘韻。

 

e19

香濃印度芒果凍配香蕉及椰子香露一個小巧而充滿熱帶風味的甜點 , 濃味的印度香芒果凍 , 配上清香的椰子露及棉密的香蕉味道 , 加上脆焦糖 , 體驗多種不同層次的甜味 , 有如沐春風般 , 非常清新舒服。

總結:

l          一次突破自己品酒經驗層次的旅 , 好酒的定義從此而改寫。

l          充份體驗Dom Perignon皇香檳的特性 , 優質 Burgundy 紅白酒那陰性 , 溫柔綺麗的美態 , 70 Lafite Rothschild 那種獨有 Terrior 特性 , Gaja 的活力 , Sommelier 系列酒杯將酒的美態盡情展現。

l          米蓮名廚的名菜 , 精美食物 , 五星級餐廳的優美環境 , 酒逢知己的歡樂氣紛 , 每個景像都與當天的美酒互相結合 , 體會到酒之所以珍貴美麗 , 除了酒的個性外 , 每支酒都像一幅晝 , 一首樂曲 , 一個晝面 , 一個訊息 , 能令人想某段經或回憶 , 令人懷念及回味。

 

 

Legend Wine Tasting –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82

d88

Tasting Date – July 2006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82廿四小時前取出直立靜放﹐二小時前開瓶過decanter透氣。

d89

色澤同樣深紅帶成熟葡蔔酒的磚橙色調﹐Rim & Core色澤一致、酒液掛杯緩慢﹐酒色濃密與Lafite非常近似;初入杯時木桶的複雜氣息及醇香首先散發﹐感覺有點似鐵打酒﹐但其實是杉木﹐雪茄盒、豆蔻、胡椒粒香草等香味之混合結果;中段散發果香﹐帶成熟車尼子﹐黑加侖子等黑色果實﹐ 後段有點似墨汁香味及豆蔻味、香味不斷慢慢變化;入口味道複雜、果味濃郁 , 豐盈飽滿、質感屬full body﹐如天鵝絨般順滑、酸度柔和亦帶殘留的提子酸味﹐單寧在後段才出現、尤其在舌頭及牙縫間、細細而不強烈、收結及餘韻細密悠長﹐果味﹐酸度﹐單寧、變化﹐Terrior五種成份結構均稱平衡、整體感覺華麗高貴精彩、堅實及有生命力﹐像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及傳記故事﹐有深度、耐人尋味及富感染力﹐酒經24年陳年仍有如此生命力及醞藏潛質、不愧為20世紀偉大葡蔔酒之一。

 

 

 

 

Legend Wine Tasting –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1982

d77

Tasting Date – July 2006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1982 廿四小時前取出直立靜放﹐二小時前開瓶過 decanter透氣。

d78

色澤像石榴般深紅帶熟葡蔔酒的橙色調﹐Rim & Core色澤一致﹐酒液掛杯緩慢﹐酒色濃密 , 深不透光;初入杯時果香四溢﹐帶成熟黑加侖子及混和木桶的複雜氣息;中後段散發杉木﹐雪茄盒﹐紫羅蘭的氣味;入口味道如香味一樣感覺複雜多變 ,  熟果味﹐木桶﹐後段亦帶有earthy泥土及礦物味﹐充份反影Medoc以石灰質為基礎砂礪質土壤獨一無二ternor的特性;質感屬中厚﹐單寧柔順幼滑與酒完美結合﹐酸度適中﹐收結悠長﹐餘韻細密。 Terrrior 特性、結構平衡、細緻複雜是此酒的精髓所在。

若用人去比喻則有如談吐優雅大方的英國紳士名仕一樣﹐外表打扮一絲不究 , 充滿傳統內涵及修養 。

Legend Wine Tasting – Montrachet Domaine De La Rommee Conti 1993

d66
Tasting Date – July 2006

酒在雪櫃冷凍至12度、飲用前 30分鐘開瓶 , 轉落 decanter透氣 , 飲用前15分鐘放室溫、以便酒慢慢酒變暖和及有助香味散發。個人認為這類極品酒不能太凍品嘗 , 酒由凍轉室溫的過程中香氣有不同變化 , 而酒在微凍的溫度入口感覺會最佳 。

d67

色澤金黃帶青調﹐邊色澤一致﹐初入杯時香氣如涼風撲面﹐帶濃厚牛油味、菠蘿、香梨、熱帶果香味及木桶氣息﹐香氣自然而誘人 , 不妖不媚 20分鐘後中段出無花果香及白花香﹐感覺有點似菊花及百合花﹐香味自然如置身於花園 ; 30分鐘後 香氣轉為如甜酒的梨香﹐蜜糖 , 香味優雅而有層次變化;入口感覺強烈﹐果味沖激口腔兩旁及牙縫﹐有如滿口果實在口中爆炸白葡萄、柚子、菠蘿、梨……….. 感覺令人嘩然 , 酒體中厚﹐酸度含畜幼細﹐結構非常平衡結實而有層次;收結悠長而輕盈﹐果香餘韻在牙縫間歷久不散﹐畫面感覺有如手持百合花穿輕紗的少女在眼前媥媥舞一樣 , 充滿動感 , 美態自然動人 , 人沉醉在美味的酒味及感覺中 , DRC 的魔力真是名不虛傳。

Legend Wines Tasting Record – Petrus 1982

d55

Tasting Date – Aug 2006

開瓶前 24 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室溫房直立靜止。觀察其中一支水位有3mm下降 , 狀態良好。

1700 hrs 開瓶直立放置 , 酒香微微從瓶口散發 , 帶熟果香氣。

1730 hrs 酒香慢慢開放。倒少許試味 ,酒色磚紅帶啡 , Rim 尤其較明顯 , legs 較慢 , 帶熟果 , 布霖香 , 入口有點微酸 , 酒體感覺封閉 , 酒精感覺明顯。

1800 hrs 進行換瓶 , 發覺酒面有極細少白色飄浮物質 , 所以再用 filter paper 進行第二次換瓶 , 將物質完全格走 。

1900 hrs 酒香開始明顯 。

1930 hrs 酒香中展現 Aroma – 布霖 , 黑車尼子 , 甘草 , 少許木桶的感覺 ; 入口豐滿圓潤 , 酒體屬 full body , 單寧非常幼滑 , 非常平 , 酒體仍在成長變化 , 之前的果酸味亦消失 , 隨之而來是在中出現如胡椒的辣味 , 之後在喉頂有甘甜味, 像飲完某牌子琵琶膏或靚普洱那種潤滑生津及舒服感覺 , 餘在喉內輕柔地延續半小時之久 , 口感之佳令人畢生難忘。

d56

2000 hrs 落杯

2030 hrs 除原有果香外 亦開始有雪松、,杉木的微香 , 酒味更穩定甘甜。

2100 hrs 果香在杯中變得暗晦 , 雪松、,杉木的微香較前明顯 , 但酒味依然保持穩定。

2200 hrs果香在杯中變得暗晦 , 但酒味依然穩定甘美。

12 小時後 , 濃郁果香殘留在空瓶中 , 令人再三回味。

總結:

·              時間控制及掌握成功。 Double decant 加速酒體開展及變化。

·              最佳狀態為開瓶後 2.5 小時 , 若奉酒時間能提前半小時 , 就可以體會果香最顛峰的狀態。

·              體會到 Petrus那極品 Merlot 中那種獨特甘甜味及那順滑豐滿口感 。

 

 

 

Legend Wines Tasting – Mouton Rothschild 1986

d44

Tasting Date –  Oct 2006

開瓶前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室溫房直立靜止。, 狀態良好。 由於年份較新 , 翻查資料 86 年屬極好年份 , 以現時飲用仍未最佳時刻 , 單寧可能會較強 , 所以大膽嘗試以長時間呼吸法 , 希望將美好環節在客人面前展示質。

1500 hrs 開瓶並落 decanter 呼吸 , 露酒時酒香微微從瓶口散發 , 帶熟果香氣。將剩餘酒渣用另一玻璃樽裝好放雪櫃低層作低溫保存留作明天第二階段測試。

1700 hrs 酒香慢慢開放。 酒色紫紅 , 粉紅Rim ,  尤其較明顯 , legs 多而較慢 , 果香彭湃濃密 , 如黑洞般深不見底 , 黑加侖子、熟果、加應子香氣 , 不須入口亦感到如果醬般甜。

d45

1800 hrs 酒香開始明顯 , 除上述果香外 , 第二段開始散發杉木 、鉛筆碎 , 木桶等釀藏香氣。

1900 hrs 作第二次換瓶 , 加速成熟。

2000 hrs 自己認為是最美的一刻落杯奉客 , 酒香溫柔散發 , 黑加侖子、熟果、加應子 、甘草 、杉木 、鉛筆碎、木桶 、煙燻….. 果香與木香層層展現 。入口豐滿圓潤 , 酒體屬 full body , 單寧平順 , 後尾在牙縫中較明顯 , 中酸度酒體非常平 , 收結以酸度為主 , 如流水般細長 , 餘韻約在五秒左右消失。果味、酸度、單寧互相緊扣 , 酒仍然在成長變化 , 整體感覺令我想己故皇妃戴安娜那種雍容華麗、 高貴大方 , 年青美麗 , England Rose神聖不可侵犯 , 真能令天下英雄低首稱臣。

2100 hrs 果香在杯中美麗展現 , 雪松、,杉木的微香較前明顯 , 但酒味依然保持穩定華麗。

2200 hrs果香在杯中橫向發展 , 但酒味依然穩定甘美 , 長買長有。

第二天中午 1300 hrs (即開瓶20小時後) , 將酒渣從雪櫃低層取出放暖作第二段測試 。

1330 hrs 酒在杯中開始暖和 , 出來的香味竟然是杉木森林 , 雪松葉的香氣 , 果香暫時未出。

1400 hrs. 果味開始回服 , 當然不及開瓶時的濃密 , 但果香仍然自然舒服 , 多了加應子 , 紅梅 , 煙燻味。入口感覺單寧在口腔內感覺幼細平順 , 只在後尾在牙縫中絲絲出現 , 酸度比昨天明顯 , 有點像萄葡的果酸味 , 酒體結構依然平穩 。

1500 hrs , 酒香味及酒體回服平順 , 酒體結構依然平穩 , 酒己盡而酒意未盡 , 開瓶 24 小時仍有如此表現 , 不能說一句服字。

Legend Wines Tasting – Chateau Haut Brion 1970 Magnum

d33

Tasting Date –  Feb 2007

開瓶前 12 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室溫房直立靜止。 酒保存狀態良好 , 水位理想 , 以現時飲用應是最佳時刻 , 估計不須呼吸太久。

1800 hrs 開瓶並過 decanter讓酒呼吸 , 露酒時酒香柔柔散發 , 帶梅子香氣 , 殘留在樽內之酒渣不算多 。一如以住亦是一杯到尾測試變化、頂峰及持久力。

1830 hrs 落杯 , 酒香慢慢釋放。 酒色粉紅通透 , 色澤較淺 (有點似 Burgundy),  少許水色粉紅邊 , 掛杯不算多而快 , 果香非常柔和綿長 , 如流水自然不斷 , 初段濃郁梅子香為主幹、帶少許小玫瑰花的甜香 、甘桔 、木桶、鉛筆屑 , 非常沉實而柔和 。

1930 hrs 酒的表現跟前半小時相若 , 香氣中甘桔、草莓、木桶、鉛筆屑更明顯

2040 hrs 酒的香氣更開放 , 杉木、紅果 , 嘉應子;入口體型中厚而口感輕柔 , 酸度溫柔 , 酸度、單寧己和酒體溶為一體, 收結相當細長約 10 – 15秒 , 結構工整 , 平衡感絕佳 。餘韻在口腔內久不散 , 梅味、熟果味充滿上顎、葡萄核的細長澀味在的末端停留 , 口腔內津液如流水般四面滲出 , 尖慢慢感到甘甜味 , 一點乾的感覺都沒有 , 反而滿口生津竟長達半小時之久 , 有如飲完陳年「生餅」普洱茶 , 這是我有限的品酒經驗以來第一次。 真不想進食或飲用其他東西以搔擾那種舒服感覺。從酒的表現來說酒正踏入黃金階段高峰期 。

2130 hrs 酒依然美麗動人 , 果味更濃 , 帶多點 Cabernet Franc 的香味。

2200 hrs 酒的香味帶點 Grave 產區的黏土味、鹹味 ; 果香變得後退一步。

2230 hrs酒的香味開始衰減 , 而酒體平亦變得散亂 , 酸度比之前更突出 , 酒到此時巳完成任務 , 就此結案陳詞。

d34

總結:

l          這支是 Magnum, 變化理應較普通裝慢 , 若照常理普通裝表現可能更為成熟。

l          整體表現Haut Brion 70的印像須不像 Latour如交響樂般 , 堂煌而伏 , 充滿力度 ;它不像 Margaux般濃 , 如美女般充滿嫵媚優雅 , Haut Brion反而是一種莊嚴、聖潔、寧靜、不可侵犯 …… 它的香氣表現明顯端莊 , 莊嚴而工整自然 , 它的柔和質感及味覺表現好像聖詩般令我感到內心平和 , 它的餘韻及悠長生津令我感到寧靜舒服 , 整體感覺這是西敏寺大教

 

 

Legend Wines Tasting – Chateau Margaux 1982

  d22

 

Tasting Date – Jan 2007

開瓶前 24 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室溫房直立靜止。 酒外觀水位有少許下降 , 沉澱物很多 , 初步估計要呼吸 3- 5小時才能以最佳狀態示人。一如以往採用一杯到尾方法測試 , 不作添加 , 以尋求此酒最佳表現時刻、變化過程、精髓所在及持久力。

1200 hrs 開瓶並轉落 decanter 呼吸 , 水松抽出時破碎 , 露酒時酒香從瓶口微微散發 , 有點濕冬菇及水松味 , 感覺有少許似 corked酒 , 沉澱物幼細而且非常多 , 要用 filter 過濾。

1300 hrs開瓶一小時初接觸 , 酒色深紫紅 , 極濃而不透光 , 粉紅邊 , 色澤較暗淡 , 掛杯多而較慢 ; 果香緊閉如含笣花朵 , 濃厚而混合難分 , 只能依稀感覺似是熟果 , 黑加侖子 , 豉油 , 木桶 。

1400 hrs 開瓶二小時 , 酒香與一小時前稍為開放 , 但仍是一團物體 , 要搖杯香氣才能散發。 熟果 , 杉木 , 泥土 , 朱古力 ; 入口酸度明顯而屬中高 , 體形屬中偏瘦 , 有質感 , 礦物感強 , 口中隱約有點鹹 , 單寧尚算宜人 , 只在面遊走 , 酒精感強 , 收結以礦物味帶動 , 維持約 6 – 8 秒 ;酒明顯未入狀態。

1600 hrs開瓶四小時 , 酒香如含笣慢慢初放 , 果香滲出、黑梅、熟果、花朵芳香 , 搖杯後香氣更濃 , 酸度和單寧開始變得柔和少許。

1800 hrs開瓶六小時 , 酒香曙光初現 , 黑加侖子 、 梅、 熟果、 紫羅蘭 、花園 , 不用搖杯 , 在杯口吋位置已嗅到香氣自然散發 , 芬芳而優雅 , 入口感覺更舒服 , 口感柔複雜而平 , 酸度令人想萄葡酸味 , 單寧依然幼細而在上 , 收結由酸帶然後單寧及少許礦物感 , 維持約 4 – 5 秒, 然後單寧在口腔中留存 , 帶點乾身的餘韻 。口感由入口一刻的舒服, 開始變化 , 平感有高低伏 , 結構並不是如建築物般公整規律 , 應該用充滿人性的情緒變化來形容更貼切恰當。

1900 hrs 開瓶七小時 , 感覺與前一小時差不多但更自然。

2000 hrs開瓶八小時  , 個人認為此時踏入酒的高峰點。

0000 hrs 開瓶十二小時 , 酒的香氣及酒體橫向發展。

夜深了 , 測試的基本目的己達到 , 今晚到此為止 , 只能將剩餘的酒 , 整杯酒用保鮮紙封密 , 室溫存放 , 明早再繼續。

0600 hrs開瓶十八小時 , 酒的香氣及酒體橫向發展 , 未有下坡趨勢。

0800 hrs 開瓶二十小時 , 酒的香氣及酒體開始有下坡趨勢 , 就此總結。

d23

總結:

Margaux不像其他同年份一級酒莊那份充滿陽性、雄偉、皇者霸氣的感覺 , 若以武俠小說中的五大派來形容五大一級酒莊 : 少林 , 武當 , 娥媚 , 崑崙 , 崆峒 , 我會用娥媚派來形容 Margaux , 那是某一種較陰性、具一代宗師的風範、如行雲流水的清雅自然。 她絕對是武林大派 , 否則不會有20小時的耐力。  她亦不像Burgundy的纖細柔弱 , 神秘美麗 , 惹人憐愛。 她不像神之水滴中的描述的埃及妖后 , 因為少了那份霸氣及迷惑生的妖媚 。也不是 70年Margaux的 「女王之死」 , 因她仍有漫長變化過程有持久生命力 。 整體表現反似是風光過後 , 歷盡風霜 , 年華逝去 , 身體力不從心 , 內心辛酸愁苦 , 寂寞無奈 , 退隱江湖的娥媚女俠。 

翻查資料 82年 Margaux 地域評分只得 86分並不像其他四大一級莊有96-98分 , 所以解釋有此表現。

Legend Wines Tasting – Grand Vin de Chateau Latour 1996

d10

Tasting Date 22 – 22 – 23 December 2006

開瓶前小時從低溫房取出並置室溫房直立靜止。 酒外觀水位狀態良好。 由於年份較新 , 沉澱物應該不多 , 以現時飲用仍未最佳時刻 , 預計單寧可能會較強 , 初步估計要呼吸 3小時才能以最佳狀態示人 。

1700 hrs 開瓶並轉落 decanter 呼吸 , 露酒時酒香從瓶口微微散發 , 沉澱物幼細而不多。 今次採用一杯到尾方法測試 , 不作添加 , 滴滴如金 , 以尋求此酒最佳表現時刻、變化過程 , 獨到之處及持久力。

1800 hrs開瓶一小時初接觸 , 酒色深紫紅 , 極濃而不透光 , 粉紅邊 , 掛杯多而較慢 ; 果香散發自然而濃厚 , 煙草 , 熟果 , 煙灰 , 朱古力 ; 此時入口酸味較突出 , 酒精感強 , 在喉底暖暖的維持約 6 – 8 秒 , 體形中厚 , 單寧比預期柔和而厚實 , 結構非常緊密複雜 , 平感絕佳 , 收結綿長而帶礦物味 , 初步感覺充滿內函 , 令人感到這是一支非凡的葡萄酒。

1900 hrs 開瓶二小時 , 酒香與一小時前較為開放。朱古力味 , 熟果 , 杉木 , 鉛筆屑 ; 入口比一小時前更舒服 , 酸度明顯變得柔和 , 口感圓潤豐滿 , 礦物感更強 , 口中隱約有點鹹 , 非常奇特 , 酒精感須然減退了但仍然未算合格 , 一支非常年青的酒。

2000 hrs開瓶三小時 , 酒香180度改變了展現一種有如櫻桃、黑梅、熟果、鉛筆屑、雪茄盒的混合體 , 芳香馥郁 , 緊密細緻公整 , 但同時亦令我感覺得深沉嚴謹。 入口酸度和單寧開始舒服柔和。

2100 hrs開瓶四小時 , 香味又變回開瓶二小時一樣 : 煙草 , 熟果 , 朱古力。真令人驚奇竟有如此峰迴路轉的變化。

2200 hrs開瓶五小時 , 酒香又變回櫻桃 、梅、熟果、鉛筆屑、木香、煙草的混合體 , 不用搖杯 , 在杯口吋位置已嗅到香氣自然散發 , 入口感覺更舒服。

d11

此時開始領略此酒的精粹 – 結構緊密細緻 , 柔和而富厚實質感 , 絕佳的平性是此酒的最大特色 , 它的香氣或味覺不是一種一種如 solo 獨奏般展現 , 而是各種元素整合溶為一體 , 平均稱而和諧地去表現於人眼前 , 它就像交響樂一樣 , 堂煌而優美地演譯一首動人樂章 , 充滿高潮變化 , 嚴謹而有紀律 , 你知道每件樂器的存在 , 但每件樂器排目的在於”共容和諧地”去表達一個樂章 , 沒有個人主意 , 是一個藝術、技術、情感三方面互相配合 , 絲絲入扣地去打動人心 , 這是否釀造給我們的訊息? 我終於聽懂到了這瓶酒葡萄的內心世界!

0000 hrs 開瓶七小時 , 感覺與前 一兩 小時一樣 , 酒似乎開始進入橫向階段。一杯酒約 100ml (不是一瓶750ml) 由初入杯到現在七小時仍有如此強表現 , 還能要求什麼?  一級酒莊真非浪得虛名。

夜深了 , 測試的基本目的己達到 , 今晚到此為止 , 只能將剩餘的酒 , 整杯酒用保鮮紙封密 , 放入雪櫃明天再繼續。

第二天下午 1600 hrs 從雪櫃取出 , 靜止讓酒慢慢回復室 。

1700 hrs瓶24小時 , 經一晚靜止 , 酒杯底見到很細的沉澱 , 酒色變得清亮一些 , 香氣像爽身粉 , 紅果 , 煙灰 , 鉛筆屑 , 香氣比昨晚稀薄了20%, 酒的口味及口感亦變得鬆散了 , 仍有七八成功力 , 感覺就好像有典終人散的稀虛…………. 測試基本上完成 , 須不能確定酒在開瓶幾小時開始下坡 , 但在有限的環境條件下能體會此酒真粹 , 對結果亦感到很滿意 , 說一句  「聖快樂」 微笑地將酒一飲而盡。

Legend Wines Tasting at Robuchon – 10 Feb 2007

d4

年近歲晚例多團年夜飯 , 酒友來電說又有飯局 , 是過大海 Robuchon食黑松露之餘仲話要開支 Henri Jayer 91 , 一聽之下真是慾火焚身, 心癢難搔 。素知酒友們道行高深 , 經他們精挑細選 , 一定無錯 , 雖然代價高昂擺明屬放血級享受 , 難道真的註定我要名嘴封咪”? Henri Jayer只會買少見少及越升越貴 , Cros Parantoux Henri Jayer自己私人田地出產 , 此年份更是餐廳最後一支而且價錢比市價便宜 , 實千載難逢 , 加上資深好友共聚 , 開心無價 , 考慮半天終於決定 You Jump, I Jump投身火海。

d5

Bâtard-Montrachet, Grand Cru Henri Clerc & Fils1992 

1920 hrs 開瓶 , 因太凍待酒師建議過 decanter 及先呼吸 20分鐘 , 等酒回暖一點。

1940 hrs 落杯 , 色澤金黃明亮通透 , 掛杯緩慢 ,第一層變化 – 散發絲絲菊花幽香 , 如微風吹送 ,如寺院的和諧寧靜 ;

2000 hrs第二層變化 – 香氣如百花齊放 , 小白菊花 , 蜜糖甜香、梨、帶點乳香 , 散發自然而輕柔 ; 入口酒體中厚 , 酸度細緻 , 如金奇異果 , 清甜泰國金柚 , 口感圓潤幼滑 , 結構平衡柔和細密 , 收結帶絲絲微苦 , 細長持久達 5 -6秒, 餘韻在口中久不散 , 非常優雅。

2030 hrs 第三層變化 – 香氣充滿乳香 , 如雲利那、牛油果 , 隨後是蜜糖、梨;

2100 hrs第四層變化 – 如香草、 Sage 、Thyme、Mint;

2120 hrs第五層變化 – 如 Dessert wine 的蜜糖、乾梨、杏甫;

2200 hrs第六層變化 – 如甜五花茶, 很舒服、很柔和,酒香開始下坡 , 酒體亦開始散亂失衡。

非常驚喜此酒竟有如此多變化及層次 , 充份反影高質素Burgundy 的優雅自然 , 細緻 , 層次、豐富變化及地域特性 。 我會用志蓮靜園來比喻此酒 , 典雅、寧靜、有修養內函、層次豐富、有變化 , 一草一石皆是自然、心思、人工、藝術文化 – 心的結合。

1950 hrs開瓶 , 過 decanter 及呼吸,

2020 hrs 落杯 , 酒色如玫瑰紅 , 粉紅邊 , 半通透 , 掛杯幼腳而緩慢。

第一層變化 – 香氣充滿肉味 , 非常gamey, 有如走進動物園一樣 , 入口酸度柔和 , 酒體中厚 , 單寧細而像骨架支 , 口感幼滑 , 酒入喉後甜味在前湧現 , 仍有酒精感 , 平和順 , 結構工整 , 感覺非常似陽性Burgundy 。

2045 hrs第二層變化 – 嘉應子、梅子、玫瑰花,酒體變得較濃厚。

2115 hrs第三層變化 – 中國冬菇、煙絲、礦物味。

2130 hrs 第四層變化 – 墨汁、冬菇、熟果、礦物味 。 2200 hrs 酒體開始散亂失衡 , 只剩下果味。

d6

Côte Rôtie La Mouline, E. Guigal 1981

這是一支充滿質

感 , 肌肉均稱結實 , 身體線條優美的男模特兒 , 充滿男性魅力 。

 d7

Vosne-Romanée, Cros Parantoux, Henri Jayer 1991 

1950 hrs開瓶 , decanter , decanter封蓋 , 及放低溫櫃以減慢開放。

2200 hrs 落杯 , 酒色淺玫瑰紅 , 桃紅邊 , 亮麗晶瑩 ; 第一層香氣如打蛋白 , 有點像 black truffle;

第二層香氣如鮮草莓 , 橙皮 tangerine , 甘;

第三層香氣如花菇 , 泥土 ;

入口充滿甜味 , 紫蘿蘭 , 草梅 , 中柔酒體 , 酸度如絲幼細 , 單寧隱在後面支 , 須然不算 silky 如絲幼滑 , 但非常 complex , 好像食完沙糖桔 , 草莓 , 桔皮及桔核的餘香及微細甘味 , 收結以餘韻帶動維持約 8 – 9 秒 。

香氣像身處一幅草莓田 , 桔樹田 ; 香氣散發輕柔如微風吹送 , 入口的感覺充滿人性 , 非常 complex及單寧表現像有千言萬語 ; 甜蜜溫暖 , 情深無­­­­ , 這是情人傾心之一吻 , 餘韻悠長帶少許酸味及甘味 , 甘苦與共很想永遠跟妳在一”這就是酒之精髓所在。

d8

Grand Vin De Château Latour 1970

1930 hrs開瓶 , decanter

2100 hrs落杯 , 酒色深紅帶紫 , 明亮帶光澤  , 粉紅邊 , 掛腳緩慢。

第一層香氣如花生油 , 香氣較緊 , 暫時未開放。

2135 hrs 酒仍是緊閉 , 無法 , 唯有飲其他。

2300 hrs酒如流星劃過夜空 , 散現少許礦物味 , 果味依然未開 , 入口酒體濃密 , 和順 , 酸度適中 , 單寧和順實在 , 非常複雜 , 酒經37年醞藏依然年青有勁。 個人直覺知道此酒要長時間呼吸 , 由於時間關係一飲而盡實有點可惜 , 只好將自己那杯約(100ml)的酒冒險打包回家 , 嘗試繼續。

0130 hrs一輪舟車回家後 , 立即取出落杯 , 礦物味依然 , 多了些熟果味 。 太累了 , 總不能點滴到天明心大心細 , 只好用保鮮紙封好放雪櫃明天再繼續。

1400 hrs 辦完正事後 , 立即從雪櫃取出放暖繼續。

1500 hrs 待酒杯完全放暖才打開保鮮紙 , 出來的香味是礦物味、櫻桃、車尼子 , 草莓 , 煙灰 , 鉛筆屑; 入口比昨晚更舒服 , 酸度明顯變得柔和 , 口感圓潤豐滿 , 礦物感更強 , 口中隱約有點鹹 , 完全是 Pauillac terrior 特色 , 結構緊密細緻 , 柔和而富厚實質感 , 絕佳的平性是此酒的一貫特色。 腦海中突然浮現了”四季”交響樂。

1600 hrs酒已有點疲態 , 香味只剩下礦物鹹味 , 酒體亦開始散亂。 以 100 ml來說有如此耐力 , 還能要求什?

d9

Château Tirecul La Gravière, Cuvée Madame Monbazillac (500ml) 1995

2300 hrs 開瓶 , 酒色如花生油 , 清澈晶瑩 , 香味如蜜棧、白花、杏仁、蜜瓜、apricot、梨 ; 入口圓潤 , 厚酒體 , 清甜而不膩 , 帶糖薑味、有層次變化 , 入喉後酸度才慢慢從兩邊浮現 , 餘韻在牙縫中穿插 , 滿口芳香 , 非常舒服滿足。

以這甜酒作最後謝幕 , 令當晚 完美中更覺完美。

 總結 :

l          當晚的 4 支酒真是質素超群, Bâtard-Montrachet , Vosne-Romanée, Cros Parantoux, Henri Jayer 1991更是印象深刻 , 今我畢心難忘。

l          雖然代價高昂 , 但絕無後悔 , 自覺決策英明 , 不枉此行 , 快慰平生 , 只好一笑置之 , 亦引用最近流行口號我要多一份工!

 

Serpico Feudi di San Gregorio 2001 IGT – 馴悍記

d1

因為要準備一次美酒聚會 , 來全部都是資深葡萄愛好者 , 耗費心神 , 總不能太過失禮 , 有幸找到此酒作為當天之用。 雖然此酒有98分 Parker Rating 很高, 但畢境太新 , 處理不當只會做成反效果及浪費 。 網上有關此酒資料及飲家評語 , 有人提議要透氣 2 天以上 , 半信半疑 , 真的可以嗎?  深想如果此酒有潛力存放三十年 , 區區幾天應該不是問題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把心一橫決定來個馬拉松式處理 , 務求在當天有好表現。

酒開瓶後用漏斗慢流注入 decanter , 蓋上玻璃蓋 , 全程放室地方 , 自然透氣 。

定時觀察酒質變化 , 以決定合適 ”應變方案”。若酒成熟比預期快 , 就會將decanter 用保鮮紙密封 , 放入雪櫃底層冷凍以減慢變化。 若酒成熟比預期慢 , 將會打開蓋透氣 , 或 Double Decante加速氧化。 最壞打算大不了來個 “棄械投降”吧。 7 – 10 December 2006

Dec 7   1800 hrs (開瓶 0 小時)

開瓶 , 酒慢流轉入 decanter 進行透氣呼吸。

換瓶時 , 香味濃烈兇湧散發 , 如猛獸出籠 , 只嗅到很濃的青椒味 , 非常攻鼻 ; 先來一口 , 正如所料真的非常難喝 , 心知此酒非常辣手 , 只好收斂好奇心 , 將 decanter 放一旁讓其慢慢透氣醇化。

Dec 7   2300 hrs  (開瓶 5 小時)

外出晚飯回來 , 收拾心情 , 作第一次接觸。

酒色濃紫似墨 , 深得密不透光 , 棗紅邊 , 掛腳緩慢 ; 在杯口一嗅 , 酒好像睡了 , 但輕輕一搖 , 即時喚醒沉睡的猛獸 , 香氣即時爆發 , 胡椒 , 紅果 , 青椒 , 甘草 , 血腥 , 還有一團濃得不能形容的香氣 ; 入口驚人地豐滿 , 強勁口感令我不禁 「嘩」了一聲 , 這是什朱羅紀怪物? 體型像暴龍般的強悍巨大 , 酸度像利爪畫破長空 , 酒精像恐龍叫吼 , 單寧質感如恐龍的外皮 , 可以說是非常難飲 。 經 5 小時透氣仍然如此凶猛 , 由此證明此酒非比尋常 , 真是飲酒以來的一次難忘經驗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遇強越強 , 一於來個耐力較量。

Dec 8   1300 hrs  (開瓶 19 小時)

酒散發未熟帶酸的紅果香氣 , 果醬味 jammy , 野獸 Gammy , 青椒 , 甘草 , 酒精 , 香氣依然強而有力 ; 入口充滿力量 , 但力度已減少了1/3 , 體型碩大無朋 , 口感豐滿 , 酸度突出有如進食未熟葡萄 , 單寧己有轉變 , 變得平順了 , 仍然很厚而並不粗鞋 , 只在牙縫中遊走 , 收結長帶點苦 , 感覺非常原始 , 有如古代森林 , 雜草叢生 , 充滿危機。

Dec 8  2100 hrs  (開瓶 27 小時)

酒散發黑朱古力 , 野菇 , 豉油 , 鐵鏽 , 礦石 , 木材 , 酒精 , 麵包 , 紫蘿蘭香氣 , 依然強勁有力 , 開始展示醞藏類香氣; 入口時酒的結構依然緊密 , 絲毫沒有散亂跡像 , 酒變得醇和及較易入口 , 酸度收儉了但亦少許突出 , 單寧厚而平順 , 收結同樣長而微苦有如食完黑朱古力 , 依然年青有勁毫無疲態 。 飲完酒後 , 酒杯中仍不停散發日本花菇的香味 。 由此段開始酒的表現漸入佳境 , 碼不再駭人 , 酒經過如此漫長的透氣仍有如此強耐力 , 越來越對它產生興趣。

Dec 9   1000 hrs (開瓶 40 小時)

酒散發熟紅果香氣 , 較之前更果醬 , 帶點甜 , 西洋杉 , 松樹, 果香味濃郁自然 ; 入口醇和舒服 , 帶點微酸 , 少許乾 , 單寧在在面及牙縫間穿插 , 酒精在喉底微微暖暖 , 結構依然平 , 收結帶點礦石味 。畫面完全變得平靜樸實 , 好像經過蠻荒森林後的平靜烏托邦 , 樹木 , 果園 , 農田 , 微風 ………一切變得自然舒服。

Dec 9   1700 hrs (開瓶 47 小時) 聚會時刻

酒散發香料 , 草藥 , 椰絲 , Truffle , 甜的感覺更強 , 香味濃郁自然 ; 入口更覺醇和舒服 , 單寧柔和 , 酸度溫和 , 酒體結構依然平緊扣 , 毫無鬆散跡像 , 收結悠長細緻 。 此仍最美的一刻 , 酒須然年青 , 但己能充份表現酒的 「真我個性 」, 很難想像 , 山窮水盡前無路 , 柳暗花明又一 , 經如此漫長旅程 , 萬水千山 , 始能踏足它的國度 , 它有如荷里活電影中的迷城 , 充滿戲劇性 , 電影感。

總算計算正確 , 沒有失禮於人前 , 由於是蒙瓶試飲 , 酒的”真個性”始終難逃高手”法眼”, 但當告之透氣時間及處理經過 , 無不令友人嘖嘖稱奇。

Dec 10   0900 hrs (開瓶 65 小時)

酒散發草藥 , 茶葉 , 布 , 甜的感覺依然 , 香味自然 ; 口感與 47 小時的表現相比 , 有約 5% 的收斂 。

Dec 10   1800 hrs (開瓶 72 小時)

再有約 10% 的收斂 , 應該不再有什麼戲劇性變化。

d2

總結:

l          若有人問我 , 用 50小時去等一支酒透氣 , 這是否值得嗎? 比如一場足球賽 , 有些人只重視賽果 , 有些人則重視過程 , 分別在於個人對葡萄酒的熱愛及追求程度 , 人生很多時間都在等待 , 個人對結果並不太重要 , 我會享受整個過程。

l          對學習葡萄酒來說 , 這一次歷程是一次寶貴經驗 , 令我了解到耐心 , 耐性 , 適當處理對優質葡萄酒的重要性 。 當然能找到一瓶 “合時飲用”的優質葡萄酒 , 是天賜恩 , 極之難得 , 真的要好好珍惜 ; 要喝一瓶優質但未合時的葡萄酒 , 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 輕悴處理只會暴儉天物。

l          不要幻想 「透氣」 能代替天然醞藏令酒變得成熟而富內函 , 否則將所有靚酒來個長時間”天體行動”即可 ;正確比喻 「透氣」 只能當作一幅“即影即有的照片”它不能改變照片的內容 , 只能讓時間令照片中影像慢慢顯現於人眼前 , 葡萄酒是要用心去品嘗的。